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
文件还要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切实落实和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增强学校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招生、专业设置等自主权,高等学校可以到外地合作办学。
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精简机构,减员增效”
。
自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逐步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正确决策,提出“共建、调整、合作、合并”
的八字方针,到2002年,我国对517所高校进行了管理体制调整,实行以地方为主、中央和地方共建的体制;对29所重点高校实行以中央为主、中央和地方共建的体制;在317所高校开展校际合作办学,形成了227个合作办学实体;先后将637所高校合并组建为70所多科性和综合性高校。
改革基本扭转了长期形成的部门和地方条块分割、重复办学、教育资源浪费严重的局面,对大多数高校确立了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新体制,扩大了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初步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办学的整体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至此,“全国高校大规模的共建、调整、合作、合并工作已基本告一段落。
下一阶段,高校要按照‘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要求,把高等教育全面改革与发展引向深入”
[21]。
2010年7月,《教育规划纲要》发布,开启了我国新一轮的教育改革。
该文件要求:①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
②简政放权,明确各级政府责任。
“中央政府统一领导和管理国家教育事业,制定发展规划、方针政策和基本标准,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和区域布局。
整体部署教育改革试验,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地方政府负责落实国家方针政策,开展教育改革试验,根据职责分工负责区域内教育改革、发展和稳定。”
③进一步加大省级政府对区域内高等教育的统筹。
“完善以省级政府为主管理高等教育的体制,合理设置和调整高等学校及学科、专业布局,提高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
依法审批设立实施专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审批省级政府管理本科院校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已确定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学位授予点。”
④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
“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监督管理和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建立健全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维护教育公平和教育秩序。
改变直接管理学校的单一方式,综合应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
⑤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
“政府及其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改进管理方式,完善监管机制,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事项,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和承担相应责任。
高等学校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自主开展教学活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自主制定学校规划并组织实施,自主设置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机构,自主确定内部收入分配,自主管理和使用人才,自主管理和使用学校财产和经费。”
⑥培育专业教育服务机构。
“完善教育中介组织的准入、资助、监管和行业自律制度。
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基金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在教育公共治理中的作用。”
经过近十年的落实,符合中国具体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正在形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