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三我国大学城建设的成就与问题(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三、我国大学城建设的成就与问题

banner"

>

第一,大学城的建设为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提供了条件。

1998年,我国本科院校校均规模4418人,2004年校均规模增加到13561人,是原来的3倍多。

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体制、经费来源和高等学校的硬件设施来看,如果没有这几年大学城的建设,对很多高校而言,扩招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第二,大学城的建设有利于高校资源优化和体制改革。

兴建大学城,将若干所高校聚集在一起,一方面有利于优化资源,节约用地,提高办学效益;另一方面,大学城的兴建改变了我国单一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拓宽了融资渠道。

通过大学城这一载体,高校可以集中自身和市场等多方面的资源优势。

再者,大学城以一种集约式的发展道路,为高等教育的体制创新和改革提供了可能。

一些好的改革思想,如办学体制多元化、投资体制市场化、高校后勤社会化及高等教育资源的重组与共享等,在原有的校园里可能难以实施,但在大学城这样一个一切从零开始的场所,不仅容易实施,而且代价和风险要比在原来的学校小得多。

大学城这一新的办学模式,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舞台。

第三,大学城的建设能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首先,随着大学城的建设,大学城将会入住大批的学生,这是一个非常稳定的消费群体。

按照大学城在校生规模5万人,1名学生及其带动的最终消费1万元计算,大学城内的学生在大学城及其周边地区一年的消费总量就将达到5亿元。

再加上大学本身的消费和教职工的个人消费,这将会形成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

从消费增长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来看,大学城建设必然会带动区域经济快速联动地增长。

其次,当前影响与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已不再是物质资本,而是技术创新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因此,大学城,尤其是由高水平的大学组成的大学城,对企业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

大批高科技企业因为大学城的吸引而在城区周围落户,这不仅带动了所在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且加速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调整,提高了城市的竞争力。

最后,大学城文化氛围浓厚,对周边具有辐射作用。

这对于提高市民的人文素质、科技素质,改善城市居住环境,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与城市形象也有重要的影响。

当然,我国大学城的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①许多大学城建设以兴办教育之名而行圈地之实。

国家审计署2005年公布的对杭州、南京、珠海和廊坊四个城市的大学城建设情况的审计调查结果显示,大学城建设存在着严重的违规审批和非法圈占土地问题。

例如,杭州市的小和山和下沙大学城建设征用土地中含基本农田5262亩。

2001年、2002年,东方大学城开发有限公司以建设大学城配套设施等名义,与5个村委会非法签订协议,圈占农民集体土地10636亩,并用其中的6640亩土地建设了5个标准的高尔夫球场。

按照国土资源部的规定,经营性用地一律采取招标、拍卖或者挂牌方式出让,但是这些开发商打着教育的幌子,巧妙地获得了低价的土地。

②大学城建设的规模过大。

我国大学城在初建时期一般只有几平方千米,但现在圈地面积越来越大。

其中,湖南岳麓山大学城44平方千米;河南郑州大学城和湖北黄家湖大学城都是50平方千米;已开工的广州大学城一期工程占地17平方千米,二期规划43平方千米;南京仙林大学城规划面积则高达70平方千米,相当于目前26个北京大学的面积。

巨大的规模为大学城今后的发展留下了隐患,有些大学城可能还没有进入成型期就会因为生源不足而变成空城。

③大学城建设贷款比重过大,存在着偿贷的风险。

目前我国的大学城建设不管最终采用哪一种投资形式,经费主要都是来源于银行贷款。

如截至2003年,南京江宁大学城和仙林大学城的银行贷款为27.28亿元,占实际到位资金的71%。

而廊坊东方大学城建设的50亿元投资,宁波大学城建设的32亿元投资,广州大学城建设的120亿元投资,也主要是靠银行贷款。

因此,返还银行贷款,对参与大学城建设的各方,尤其是对高校来说,将是一个漫长而充满压力的过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是个么得感情的杀手掌珠令斗破之元素封神被抛弃的首领领到分配的顶流老公后热搜爆了一拳歼星从长生苟到飞升彪悍农女路子野在霍格沃茨淡定地喝红茶古代养娃日常封神之逍遥不二仙神话三国领主开局签到送封号斗罗穿越诸天,开局救下司理理全金属王座一出场就无敌的主角诸天演道炮灰女的另类修仙隐婚成神从种田开始从斗罗世界开始签到只要我死遁够快师兄他会读心我要做球王沙雕攻在虐文世界搞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