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民国政府初期,麦廷锦、何荫棠两位先生先后担任真光中学的校长,真光中学在此时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尤其是何荫棠教授担任真光中学校长期间,真光中学聘请名师,广开生源,并在香港创设分校,开办小学,极大拓展了真光中学的生源地。
在校园建设方面,何校长还购进一批图书、仪器,增建游泳池、开辟中山纪念运动场、姊妹林、晨光亭等,使学校设施日臻完善。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次年,广州被日军攻陷,位于白鹤洞的真光中学被迫迁往香港,从此开始了颠沛流离的艰苦动**历程。
1941年,日寇又侵占香港,香港真光中学被迫停办。
在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期间,不屈不挠的真光师生辗转广东连县、广东曲江县、广西桂林等地坚持上课,传播真理与知识,播撒革命的火种,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直到1945年日寇投降后,真光中学师生才得以重返广州,返回阔别七载的白鹤洞整理记忆的碎片。
1945年8月,日寇投降,全国上下一片欢腾。
于是,真光中学滞留连县的师生返回广州,正式在白鹤洞复课。
当时的校园历经战火,一片荒芜,校舍门窗破坏不堪,教学用具几乎散失殆尽,整个白鹤洞校区满目疮痍,百废待兴。
刚回白鹤洞时,全校有学生350人,在艰难困苦中仍然有这么多师生坚持学习和奋斗,是非常不容易的。
1947年6月,白鹤洞真光女子中学、仁济街真光、香港真光联合举行庆祝创校75周年活动。
香港真光小学也先后增设中学部、职业学校和夜部,称为香港真光中学部。
抗战胜利后,历经苦难的真光中学重新增聘教员,再由香港运回大批图书仪器,校友会也为母校捐钱捐物,学校得以逐渐恢复元气。
至1947年全校学生人数增至500人。
1949年夏止,学校旧制中学和新制高中毕业生已达31届,共863人。
在那个战火纷飞、动**不安的年代,真光人不论环境有多么艰苦,局势有多么险恶,都坚持刻苦奋斗,笃行不辍,谱写了光辉的真光发展史。
在当时,真光人把对“爱就是真光”
这既是校训更是信条的坚持发扬光大,使这里的“爱”
已不仅是爱家、爱校,也是爱老师、爱同学,更是爱国、爱民族,将真光的命运真正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