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一历史概述与当下格局(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一、历史概述与当下格局

banner"

>

从20世纪初中国电影的起步阶段开始,中国的电影公司便一直探寻着民营之路,从较有影响力的明星公司到渐渐与之势均力敌的天一公司、联华公司,再到后来的艺华公司、新华公司,以至抗战后的昆仑、文华公司,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民营电影企业。

除了这类产量较多的民营企业之外,那些产量少的民营公司或者“一片公司”

就更不胜枚举了。

而相对于来势汹汹的民营电影公司,官办的“国营”

电影企业可以说是“寥若晨星”

中电、中制、西北、中农几个电影公司,加上华影、华北,从数量上说根本无法和民营公司相提并论。

因此可以说,在1949年之前,民营公司的发展总体来说是具有极大的生存空间的。

与1949年以前民营公司一边倒的状况相反的是,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计划经济成为时代主调,公私合营的大潮席卷而来,这使得民营电影公司顿时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空气,很快绝迹;相应地,国有电影体制一统天下,所有的从业者一概被收编为国家工作人员,这样的局面持续到了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有所松动。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除去十年动乱时期,在新时期正式吹响改革开放号角之前,来自电影界要求有限度地打破国有体制垄断电影业的呼声,伴随着国家政策的左右摇摆,一直断断续续、高高低低地存在着。

“私权”

观念在电影界是如此强烈,并不会因一时的政权更迭和意识形态的高扬而自断香火。

消失了几十年的民营电影,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走向开放的环境中,慢慢重新孕育成长。

最初的表现是,电影制片业开始出现了零星的民营资本投资的成分。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政策上还只允许国有16家电影制片厂拍摄故事片的情况下,就有非国有资本投资电影摄制了。”

[1]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受乍暖还寒的整治气候之影响,民营资本对电影制片业的投资,不敢堂而皇之地出现,更多只能在幕后低调进行,图利而不敢图名。

就是这样躲避在国有电影机构的羽翼之下,民营电影在国有电影体制还无法轻易被撼动的格局中,尽可能地寻找灰色地带和政策缝隙,以期争取进一步生存发展的空间。

此种状况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才逐渐获得较大改变。

2003年对于民营电影来说可谓是重生的一年,该年10月,原国家广电总局发布了一份《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此规定大幅度降低了电影各个环节的门槛,允许多种形式的民营资本进入电影界。

该年12月,国家又实施了《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管理规定》,此规定再次放宽了中外合拍片的条件。

2003年,“民营资本投资了96部电影,占全年140部国产电影出品量的68.5%;国产电影票房收入有近80%是民营公司参与发行创造的”

[2]。

2004年,原国家广电总局又颁发了《关于加快电影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包括民营资本在内的企业将可以独自建院线,这一规定激发了民营电影投资的新一轮热潮。

到2004年年末,“电影生产的国有电影投资比例已降到50%以下,民营资本等联合拍摄的影片达到80%”

[3]。

在政策利好的前提下,民营资本初尝了甜头,社会也感受到了放开后的暖人春风,民营电影业也由此展开了新一轮的探索之路。

2008年,《赤壁(上)》、《长江7号》、《大灌篮》、《功夫之王》、《画皮》等8部民营电影公司主导或合作拍摄的影片获票房过亿元的成绩,其中《赤壁(上)》票房超过3.1亿元。

2009年伊始,“民营电影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出现‘井喷’现象,贺岁档大片当道,票房成绩不俗”

[4]。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您的无限生存游戏已开启逍遥初唐被抛弃的首领受气包她不干了[快穿]从选秀冠军到全球巨星绝品神医都市游回到三国战五胡不会真有人觉得修仙难吧一睁眼,我穿成两个熊孩子后娘快穿之反派也是有骨气的鬼王的前半生流放前我已经富可敌国了开局就是死亡回归长公主病入膏肓后重生香江的导演卖油娘与豆腐郎武侠BOSS之路亚索的英雄联盟重生09做男神我老婆是传奇天后突然成仙了怎么办全球进化:我有属性面板拉仇恨从斗罗开始斗罗之神级选择系统诸天大航海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