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2000年之后,内地和香港签订CEPA协议(《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
政府对合拍电影的各种优惠政策,以及内地巨大的观影市场,使得合拍片的数量陡增。
而华谊对合拍模式的驾轻就熟,加上公司本身的影响力,吸引了不少中国香港以及国外的电影公司和电影人与其合作,在合拍片成为中国电影发展普遍趋势的当下,华谊在市场竞争中更加稳固了地位。
2.管理和运行模式的国际化
娱乐产业公司的上市无疑会增大其影响力。
无论中影、上影这样的国有集团,还是像华谊兄弟、博纳这样的民营公司,都把上市放在了自己的日程表上。
2009年9月27日,创业板发审委获准华谊入会,意味着华谊兄弟全面上市的步伐逼近。
2009年9月17日创业板首次发审会开始以来,创业板有20余家公司顺利过会,只有2家公司被否决。
28家创业板公司中最具“明星”
相的便是华谊兄弟公司。
华谊兄弟正处于盈利爆发期,虽然2009年公司预期盈利不足1亿元,但华谊兄弟卖点不是影视利润,更重要的是产业创新和经营模式,即“明星投资家+明星艺术家=明星制造”
。
在华谊兄弟建立之初,出资方和实际控制人互为亲戚。
这种投资情况及管理方式从2005年9月起开始改变。
华谊兄弟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的入股一马当先。
2007年11月19日,公司大股东开始将股权转让给部分公司人员,包括冯小刚、张纪中、李冰冰等人。
2008年2月,华谊兄弟增资扩股,黄晓明、张涵予等在内的50余人得到股份。
在经过这样的扩资转股后,华谊兄弟的注册资本从500万元上升至1.26亿元。
华谊兄弟还规定,员工或明星在离开公司后,需要转让股权。
这种方式既打破了传统的家族企业的经营局限,又在扩容的过程中笼络了大量明星。
华谊兄弟与国际大传媒集团、娱乐集团接轨的股权架构方式,代表着中国娱乐产业正在向好莱坞看齐。
它改变了中国演艺文化的传统,把影视艺术经营从商业运作层面提升到了资本运作层面。
华谊模式让工作人员、明星成为股东,以股权文化管理公司,令艺术家身价“体现为公司股价”
,将市场的热情转化为上升的股价,其远见卓识使之在资本运作中实现了价值最大化。
[1]王中军、司若:《十年,“华谊兄弟”
走进了资本市场》,《当代电影》2010年第2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