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这些导演的成名与王氏兄弟早年的挖掘和培养是分不开的。
进入21世纪以来,华谊兄弟旗下的导演们纷纷拿出自己的作品用来作为回馈公司的礼物。
陆川拍出《寻枪》与《可可西里》,一举成名。
当时,王中军曾和陆川讨论过下一步影片的问题,对于陆川的文艺片,王中军诚挚地提出建议与他进行讨论。
根据陆川自身的特点与市场分析,公司支持其拍出了《南京!
南京!
》。
这部电影推出后虽引起争议,但陆川因此跻身当时的“亿元票房俱乐部”
,这对于陆川而言,意义非凡。
另外,路学长的《卡拉是条狗》和陈大明的《鸡犬不宁》也出手不凡。
应当说,这些新一代导演的成长与华谊兄弟提供的优质环境和扶植培育是分不开的。
华谊兄弟给了这些导演专业、可依赖的创作环境,给予导演们充分的信任——“王中军和手下所有的导演以这样的方式沟通,将问题摆在桌面上,但又绝不以老板的姿态强加命令,而是从市场、从发行的角度与导演沟通,将导演的个人风格和电影现状、电影营销等相结合,所以华谊电影的位置还是相当坚固的。
而且,问题当下解决,避免了导演和公司意见不统一,造成误解或沟通不畅的问题。”
[5]这在制片公司中并不多见。
电影制片公司常会因为预算与其他原因遏制导演的想象力甚至剥夺导演的话语权。
华谊兄弟用它的做法表明了诚意和信任,自然也就博得了众多导演的感恩与留恋。
2010年,英皇公司曾扬言花1亿元挖走冯小刚,可是冯小刚不为所动,毅然决然地选择留在华谊兄弟公司。
这是公司的魅力,也是王中军的魅力。
王中军在大家心中树立起公司同员工一同成长的理念,让员工感觉到公司就像家一样温暖。
王中军作为一名成熟的管理者,能够做到洞察员工的内心世界。
自2010年10月上市起,华谊兄弟通过让公司核心员工持有原始股票的方式,明确了它的用人信念和鼓励机制。
让公司元老持股增强了公司在其心中的形象和地位,令华谊兄弟充满人情味。
在华谊兄弟的人才队伍中,值得一提的便是来自中国台湾的监制陈国富。
陈国富早年以影评人的身份活跃在台湾电影界,他曾担任金马奖国际影展策划,20世纪80年代时,还与侯孝贤和杨德昌共同组成“合作社电影公司”
。
当时,侯孝贤和杨德昌都拍出了自己的电影,轮到陈国富时,公司却意外垮了。
后来,他有了拍片的机会,在《征婚启事》中大胆启用刘若英,并采用了纪录片的手法,透过女性的视角针砭时弊,仿佛一部巴尔扎克式的“人间喜剧”
。
2001年的《双瞳》则显示出他高超的类型片创作才华。
这部影片将惊悚片的元素和中国传统的道教元素结合在一起,扣人心弦,动人心魄。
他出色的运镜方式和深邃的主题所指,均显示出他一流的导演才华。
虽然产量不高,但他的影片部部是精品。
他曾一度销声匿迹,偶尔能在一些内地影片的“监制”
一栏后看到其名字。
而后,他突然加入华谊兄弟公司,声名鹊起,造就了传奇般的监制生涯。
冯小刚曾说:“内地电影真正的监制制度,就是从陈国富开始的,他会对剧本提很具体的意见,而不是像有的监制批复‘主题有点弱,冲突不够尖锐’之类的空话。
而且他特别能包容,对于文艺片、商业片没有偏见。
他帮着导演弄剧本、搭结构、找合适的演员,解放了导演,也让编剧心悦诚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