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但也有人认为,《金陵十三钗》走的是好莱坞的路子。
影片采取大投入,起用贝尔作为男主角,甚至使用了好莱坞制作团队,显示出一种不可抵抗的向好莱坞靠近的倾向。
[6]但影片国内票房止于6.5亿元,远未达到张伟平之前预期的“10个亿”
,而且,北美口碑也遭遇寒流。
接连失利于金球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经历,警示着华语影片需要解放思想,开辟更有价值的创新路径。
无论是影片格局还是制作营销,虽然国产电影“外向化”
是重要的,但“好莱坞化”
并非尽善尽美的国际范式。
《金陵十三钗》的宣传与营销,适逢张艺谋和张伟平几次未能同台,圈内开始风传“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
十余年的合作和感情,最终还是没能支持“二张”
组合走得更远。
张艺谋终而与张伟平所在的新画面公司正式解约,并在过了一段时间之后,签约乐视影业公司。
如今的新画面一度还表示,它在调整和等待时机,在新的办公室里,还将为12名艺人进行专业化管理。
至于打造新导演,筹备新电影,用国际化的标准管理公司,都并未关上大门。
“不看账本,不看剧本”
的时代已经过去。
张伟平甚至承认王中军的华谊模式是对的。
没有了张艺谋的新画面如果能从更规范的产业秩序、更专业的经营模式和更冷静理智的市场判断力中获得一些新的觉悟,那也是中国民营电影业的进步。
用张艺谋的话说,中国电影发展到今天,其实是日渐成熟和日渐浮躁夹杂在一起。
电影市场需要摸索出多元且规范的发展道路。
因此,新画面的商业运作对中国电影市场,尤其是对民营电影企业的投资来说是一种提示。
尽管新画面的营销策略和宣传模式对于还处于快速成长中的中国民营电影业不具备推广效应,但其传达的创意精神、市场判断力和对观众心理的把握等专业素质依旧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资金灵活,市场敏锐,多元投资,完善产业,综合发展,从合作中稳步发展,向非票房营销过渡等诸多优势和经验,依旧是眼下众多发展中的中小民营电影企业需要遵循的。
新画面的未来和后续经营引人关注。
与此同时,中国电影市场对民营等社会投资保障制度上的进一步完善也是当务之急。
对于电影这样高风险、高投入、成本收回缓慢的产业,混乱的市场秩序、猖獗的盗版侵害与票房监控失实等一系列问题不仅限制了中国民营电影的健康发展,更反过来对电影市场形成了巨大的伤害。
因此,蓬勃发展之余,有序竞争、多元发展的市场大环境才是国产电影真正期待的。
[1]林俊毅主编:《中国电影整合营销关键报告》,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年版,第64页。
[2]同上。
[3]张伟平:《新画面投资影片在于求精》,《电影艺术》2003年第3期。
[4]李宏宇:《张艺谋、张伟平制造中国电影奇迹》,《南方周末》2004年12月30日。
[5]同上。
[6]丁亚平:《市场融合与文化范式的改变》,《当代电影》2012年第2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