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简文彬与历任总监最大不同点,在于他不仅是一位指挥,更是一位真正的“音乐总监”
。
简文彬虽然年轻,但是初生之犊不畏虎,胆大心细创意十足,具有极强的擘画能力。
他在位期间,历经2002年乐团改名台北爱乐乐团(NSO)、2005年终结黑机关成为两厅院附设团队等大事,虽然过程多所纷扰,最后皆能迎刃而解。
他在位6年,可说是NSO创团后第一个黄金时代。
在简文彬的带领下,乐团透过贝多芬、马勒、肖斯塔科维奇、理查德·施特劳斯等交响乐系列的洗礼,不管演奏技巧、互动默契、音色塑造及音乐诠释,均有极大精进而达到一定高水平。
在一连串的训练当中,乐团不但扎实累积曲目,也与来自各地的客席指挥合作,使得团员大开眼界、增广见闻。
当时曾经客席NSO的世界级名家,包括马泽尔、巴夏等人。
配合交响系列,简文彬进而规划相关出版品发行,提供乐迷阅读音乐的管道,也属NSO的创举。
在简文彬任内,歌剧系列是一大特色,NSO每乐季推出两部音乐会形式的歌剧制作,与赖声川、黎焕雄等剧场导演跨界合作,为乐团创造特色之余,借此引进歌剧制作的专业概念,同时让台湾优秀歌手有登台发声的机会。
2006年NSO庆祝创团20周年,搬演瓦格纳联篇乐剧《尼布龙根指环》的创举,还登上德国交响乐团专业杂志《DasOrchester》的封面报导。
2007年NSO与德国杜塞朵夫莱茵歌剧院在戏剧院跨国制作理查德·施特劳斯《玫瑰骑士》再下一城。
简文彬在乐季中推出的数个创新系列,获得外界好评。
“年轻旅人”
系列邀请海外华裔音乐家返回故乡献艺,“永远的童话”
系列设计属于儿童的音乐会。
每乐季委托两位岛内作曲家的创作,树立乐团鼓励本地创作的模式。
台北爱乐乐团的触角也从单纯的音乐会延伸至跨界领域,包括与云门舞集合作《竹梦》,与国光剧团合作新编京剧《快雪时晴》等。
以乐团成员为主的室内乐系列,也在他的推动下逐步成型。
加上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海外演出,让乐团在亚洲渐受注目,把NSO士气推上新高峰。
2007年简文彬卸任后,应两厅院董事会邀请,担任2007—2008乐季首席客座指挥。
2008—2009年,在音乐总监遴选未果的情况下,德国指挥赫比希获聘出任艺术顾问和首席客座指挥,任期两年。
赫比希以指挥德奥作品闻名国际乐坛,透过布拉姆斯、马勒、布鲁克纳、贝多芬等曲目,率领NSO重温多年汲汲累积的曲目,给予不同的诠释观点,加深团员对作品的理解,保持乐团过往积累的能量。
赫比希进一步针对特定曲目开设讲座并亲自担任解说,也展现巨匠与传承者的风范。
2010—2011乐季,旅德指挥名家吕绍嘉在乐迷引颈期盼下,接任NSO音乐总监,而且任期订为5年(之前音乐总监3年一聘),此一聘任合约的调整,使NSO更趋近国际乐团的运作模式。
25年来,在历任总监和团员戮力下,此刻的NSO羽翼已丰,正准备展翅高飞,吕绍嘉一流的专业实力加上他所拥有的国际资源,成为引领NSO在国际舞台发光发热的不二人选。
吕绍嘉接任后的首次乐季,刚刚画下美丽的句点,2010年年底乐团赴广州参加广东亚洲艺术节,也获得两岸乐评人高度赞赏,岛内票房频频告捷,反应出乐迷的支持。
NSO与吕绍嘉结合之后的艺术成就有目共睹,显示NSO的黄金时代已经来临。
25年前联合实验乐团创立所承载的愿景,在吕绍嘉领军下,如今的NSO不但可无愧地睥睨亚洲乐坛,而且正以一流国际劲旅的姿态,向全世界彰显台湾虽小犹大的文化身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