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一个音乐家两种性格的自我对话舒曼的钢琴套曲大卫同盟舞曲Op 6(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舒曼从1835年开始追求年仅15岁、后来成为他妻子的克拉拉(ClaraS,1819—1896),但遭到克拉拉的父亲维克的坚决反对,克拉拉也与舒曼渐渐疏远,舒曼因此在精神上受到巨大打击。

为了报复,他放弃了克拉拉,专心作曲,于1837年五六月份创作了他最伟大的钢琴作品《幻想曲》(Faücke,Op.12),并把它献给了18岁的苏格兰钢琴家罗伯纳·莱德劳。

身为钢琴家的克拉拉深受刺激,在同年8月向舒曼表达了和解的愿望。

《大卫同盟舞曲》(Davidsbü?nze,Op.6)正是在舒曼与克拉拉和解之后快速写成的,完成于1837年夏末秋初(第一版),1850年又进行过修订(第二版),并把这部作品献给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大文豪歌德(JohannWolfgahe,1749—1832)的孙子瓦尔特·冯·歌德(Walthervohe)。

《大卫同盟舞曲》是一部钢琴套曲,很明显,作品的名称直接来自于他想象中的“大卫同盟”

社。

全曲共由18首小曲组成。

虽然舒曼把这18首小曲定义为舞曲,但这些小曲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舞曲,而是18首对比鲜明、富有特性的短曲,分别体现出一种或两种性格特点。

舒曼在乐谱上每一首短曲的后面均标注有F或E,F代表弗洛雷斯坦,E代表约瑟比乌斯,作为每一首曲子的个性基调,只有第十六首未作注明。

另外有4首还具有两种性格,同时标有F和E。

一般来说,舒曼的钢琴音乐都十分主观化、个人化,所反映的大多是他内心世界的情感和想象。

在舒曼所有的钢琴作品中,《大卫同盟舞曲》大概是最难理解的一部,通常被认为是他幻想中的“大卫同盟”

社的宣言,表现的是两个假想的同盟会成员弗洛雷斯坦和约瑟比乌斯之间关于当代音乐的一组对话,他们分别代表着舒曼性格中截然不同的两面——热情冲动和深沉内省,这两种性格或者说两个角色的冲突对比通过18首短曲一问一答地表现出来,但彼此互不否定。

在整部作品的前面,舒曼引用了一段古老的格言作为题词,十分耐人寻味,大意是:“快乐总是和悲伤相伴而生:在快乐中,保持一颗虔诚的心,并勇敢地准备好承受痛苦。”

也许,舒曼是想通过这样一种特殊方式,既表达他对克拉拉的坚定的爱,同时表达他的音乐观点和态度。

乐曲解说:

第一首:活泼、轻快的,G大调,弗洛雷斯坦和约瑟比乌斯

一开始的前几小节很像在引导听众进入舒曼的音乐世界,随后的音乐连续不断地跳跃前进,并不断重复,旋律优美,节奏鲜明,富有年轻人的朝气与活力。

第二首:深情的,B小调,约瑟比乌斯

音乐从前一曲的个性外露转入内心世界,全曲笼罩在一片忧郁的气氛中,像是诗人对内心痛苦的诉说和忧虑的叹息。

第三首:幽默的,G大调,弗洛雷斯坦

音乐充满了活力与色彩,节奏跳跃般地升腾起伏,散发着无穷的魅力,聆听者仿佛要进入作曲家幻想中的梦的世界,回忆起孩童时代所经历过的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事情,就像《童年情景》Op.15中所描绘的一样。

第四首:焦急不安的,B小调,弗洛雷斯坦

强烈的冲动裹挟着动**不安与焦虑的心情,在连续不断地弹奏中喷涌而出,全曲的节奏从头至尾没有丝毫放缓,也没有给聆听者任何喘息的机会,气氛紧张而扣人心弦。

第五首:单纯的,D大调,约瑟比乌斯

全曲充满了童真般的情调,温柔而敏感、天真而浪漫的旋律贯穿始终,同样的意境和情景在《狂欢节》Op.9中似曾相见。

第六首:敏捷,极快板,D小调,弗洛雷斯坦

强而有力的音乐似乎体现了某种旺盛的生命力,像第四首一样,奔腾不息的节奏跳跃不止,大部分时间内让聆听者感到无暇呼吸,只有中间有一短暂的喘息。

结尾是坚定而热情的,似乎在宣示友情或表白爱情。

第七首:不太快的,G小调,约瑟比乌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是个么得感情的杀手掌珠令斗破之元素封神被抛弃的首领领到分配的顶流老公后热搜爆了一拳歼星从长生苟到飞升彪悍农女路子野在霍格沃茨淡定地喝红茶古代养娃日常封神之逍遥不二仙神话三国领主开局签到送封号斗罗穿越诸天,开局救下司理理全金属王座一出场就无敌的主角诸天演道炮灰女的另类修仙隐婚成神从种田开始从斗罗世界开始签到只要我死遁够快师兄他会读心我要做球王沙雕攻在虐文世界搞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