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演出,并因此成为最早的现代版演出,这次“复活”
演出在时间上距它的上一次演出一天不差地整整过了297年!
虽然《奥菲欧》并不是历史上的第一部歌剧,但却是早期歌剧中最早表现出歌剧的内在力量的一部,因此被后世认为是第一部“真正的歌剧”
,在歌剧发展史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在17世纪初歌剧刚刚问世不久的当时,对歌剧这种新兴体裁的理解,蒙特威尔第在《奥菲欧》中表现得比他同时代所有作曲家都更为透彻,《奥菲欧》成了蒙特威尔第探索新的声乐艺术的实验场。
他混合了佛罗伦萨、威尼斯和费拉拉等当时音乐发达的意大利中心城市所流行的歌唱风格,拓展了各种不同的声乐演唱形式,用他的探索和实践证明了其对音乐的真知灼见,即情感的激发有赖于音乐与诗句(歌词)的完美结合。
蒙特威尔第主张音乐的本质是细致入微地配合每一诗句(歌词)的内在含义,旋律要与歌词的抑扬顿挫相和谐,并有机地融为一体,以引起心灵的震撼。
结果,文艺复兴晚期戏剧中的富丽堂皇和田园剧中的朴素直白被他融为一体,音乐、歌词和布景以及大量使用宣叙调所形成的强烈戏剧性第一次成功地结合起来。
通常认为佩里的《尤丽迪茜》展示了什么是歌剧,而蒙特威尔第的《奥菲欧》则重新创造了歌剧。
与《尤丽迪茜》相比,《奥菲欧》更有意识地大量而灵活地使用宣叙调,这些宣叙调表情丰富,音乐性强,其音乐织体表现为一种单旋律音乐风格的独唱分节歌曲(与复调音乐风格相对立),并通常由一件或几件低音乐器组成的数字低音所伴奏,表明蒙特威尔第与大多数早期歌剧作曲家一样,认为主调的单旋律独唱歌曲比复调的多声部歌曲更能表达出人的内心情感,因而更具优越性。
蒙特威尔第在《奥菲欧》中还采用了多达三四十人的管弦乐队,按当时的标准来说,这是十分庞大的。
他还不同寻常地通过具体指定使用特定的乐器和多件乐器的不同搭配组合,制造出符合剧情需要的特殊音响效果,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演唱者的演唱技巧。
所有这些都显示出蒙特威尔第具有驾驭复杂戏剧结构的天才能力。
蒙特威尔第所生活的时代处于文艺复兴后期向早期巴洛克过渡的时期,他的音乐被归于“前巴洛克”
时代,但若按17世纪初的标准衡量,以《奥菲欧》为代表的蒙特威尔第音乐其实是很前卫的。
简单地说,作为一部“音乐戏剧”
(Drammapermusica),歌剧《奥菲欧》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构成其五幕剧情的基本单元都是极富情感表现的宣叙调。
同时,作曲家特别突出了器乐的伴奏作用,除了前面说的异乎寻常的大型管弦乐队外,每段宣叙调之间都插入了大量灵活多样的短小器乐曲,如利都奈罗(Ritornello,即引子或反复)、序奏或间奏(Sinfonia)、舞曲等,以增强戏剧性;合唱和重唱所占比例不大;没有用动听的旋律来表达情感并炫耀歌唱技巧的咏叹调,而这正是在后来成熟的巴洛克正歌剧中被大量使用的。
因此,从音乐上说,听蒙特威尔第的歌剧,特别是《奥菲欧》(也包括多卷牧歌集和后来创作的歌剧),会发现这些作品的旋律谈不上多么优美,反而有些死板僵硬,不很自然,还常常出现在当时来说算是很超前的不协和音,这些特征几乎成了蒙特威尔第的音乐风格。
但是,情感极其丰富的宣叙调、歌词所营造的高度感性化的意境氛围与强烈的戏剧性,尤其是当剧情的**到来时,音乐的**也随之到来这些前所未有的鲜明特点,充分表明戏剧才是蒙特威尔第创作的真正目的。
在蒙特威尔第的歌剧中,音乐不是他要表现的目的,而是实现戏剧艺术效果的一种手段。
这正是歌剧《奥菲欧》最被后人所称颂的地方,是它不朽的艺术生命力之所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