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能以礼让为国乎:礼是治国之道、快乐之源
banner"
>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有子曾经说“礼之用,和为贵”
,这句话把很多人教成了“老油条”
。
关于这一点,孔子与有子的态度并不一样,孔子说“能以礼让为国乎”
,他认为礼的核心不是和,而是让。
为什么礼的核心是让?
我们先来了解礼的作用是什么。
礼让人类从原始人慢慢地过渡为社会人。
原始人每天的主要目的就是生存,他们要天天打猎,跟野兽搏斗。
要想生存下去,最重要的行为是争,不争就饿死了。
原始人其实是处在一个动物的状态,而动物世界中,讲究的是丛林法则,是弱肉强食。
当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安定富足了,不再处于生死的边缘时,礼就诞生了。
礼的核心是让,比如男士说“女士优先”
,女士说“有酒食,先生馔”
。
“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
,是说如果能够用礼让来治理国家,这有什么困难的呢?
有人可能会对这里的“让”
产生误解:以礼让治国,是不是齐国打过来,就让地给齐国?当然不是。
鲁国每次与齐国之间发生争执的时候,孔子都会努力地维护鲁国的利益,可见“能以礼让为国”
并非无原则地妥协、退让。
这里的让,针对的是国内的态势。
孟子说:“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什么叫“上下交征利”
呢?君王有自己的小金库,觉得自己的钱不够多,要收诸侯们的税;诸侯也觉得自己的钱不够多,想办法去收大臣们的钱;大臣们的钱被收走了,便想办法搜刮佃户们的钱……所有人为了钱不断地斤斤计较,整个国家靠利益而维持表面的稳定,实则处在动**的边缘。
为什么宋朝时期的王安石变法间接地导致北宋开始衰落?核心就在于王安石算的只有国家的账,只想着怎样把税收上来,怎样让国家有钱。
然而,这些钱都是从老百姓手里收过来的,当老百姓变得越来越穷,国库看起来充盈时,就会打仗。
打完仗,国库又空虚了,整个国家开始变得虚弱。
在孔子看来,如果能以礼让治国,从君王到诸侯,从大臣到家臣,再到百姓,所有人都能够有一些礼让的态度,能收十分税的收八分就够了,能免则免,这时国家治理起来就容易多了。
到时候,根本不用强制收税,人们可能还会主动奉献,做有益于国家的事。
比如当年亚洲金融危机时,韩国的国民们把自己的手表、戒指拿出来捐给国家,帮国家度过危难。
我读过关于法国巴黎的一部传记,书中写到巴黎历史上有过国民主动要求增加照明税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