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四过”
“五过”
,甚至终生循环在同一个问题上,持续犯错。
人只有会反思,才能够有行动力。
颜回的所谓不迁怒、不贰过,并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递进关系——只有你能够做到真正的不迁怒,才能够做到不贰过。
人们特别容易迁怒,这有一个深层次的心理学的原因,叫作认知失调。
人们往往不能够接受认知失调,比如狐狸看到了一串葡萄,很想吃,但是吃不到嘴里,就会很难受,但狐狸自我解释“葡萄肯定是酸的”
,感觉就好多了,认知失调的问题就解决了。
做事情也是如此,人们做不好一件事,或者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但是内心又觉得自己是一个很棒的人,不愿意接受自己不行的时候,只好解释“这事怪别人,这事不能怪我”
,迁怒就出现了。
认知失调导致了迁怒,迁怒导致失去解决问题的真正焦点,最后就是重复地犯错。
如果真的想做到像颜回那样“不迁怒,不贰过”
,需要冷静的分析能力,更需要极大的勇气,敢于客观地面对自己。
只有知道“我是有错误的,我是可以改变的”
,并将这种信念植入脑海,才能真的做到孔子心中的“好学”
。
当鲁哀公问孔子哪位学生好学的时候,孔子单独表扬了颜回。
难道子贡、子路、子张就不好学吗?他们每天也都跟着孔子勤勉地学习。
但在孔子看来,如果一个人所有的学习都只是外在表现,只是在向别人展示自己的知识,比如,为了标榜我学过《论语》,我会说很多成语,那不叫好学,那叫作好表演,是为了扮演一个有学问的人而已。
只有颜回,他学习是为了让自己能够“不贰过”
,遇到问题不迁怒,这才叫作真正的好学。
其实孔子对于好学的要求并不是太高,没有达到令人难以企及的程度,只是对于什么是好学,他存在不同的认识,秉持着“反求诸己”
的态度。
可惜颜回只活到了三十一岁。
孔子对颜回的早逝耿耿于怀:“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孔子说:颜回不在了,我也再没有听说过有谁是好学之人了。
孔子对颜回的赞美也许会让其他学生伤心,但这代表了孔子对颜回深深的怀念以及最高的褒奖。
了解了这段对话,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尽力做到不迁怒、不贰过。
尤其是父母们,如果能够学会不迁怒,孩子的成长环境就会好很多。
很多家长责骂甚至打孩子,其实就是缘于自己心烦,将负面情绪发泄到了孩子身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