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第七章古代印度的土地关系和奴隶制度
banner"
>
第一节古代印度的土地制度
一、土地制度
古代印度的土地制度问题是个颇为复杂的问题。
现代学者提出了种种说法:国有(或者王有)说、私有说、农村公社所有说和多种所有制说等。
古代的多种资料提到,土地归国王所有。
如《摩奴法论》认为,国王是“大地的主人”
。
佛经也说“国王是田主”
。
斯特拉波引用麦迦斯提尼的话说:“整个国土归国王所有”
。
在古代南亚,国王可能占有不少土地,组成王室经济。
正如李兹契尔和斯切特里契所认为的,国王是部分土地的所有者,这种王室土地是不大的领地,其个别地段在农村公社中间;另外,国王对于其他土地并没有实际的所有权,而只能代表国家征税。
应当看到,国有土地与王有土地是有区别的。
有些资料中所说的王有土地,实际上应当是国有土地,如国王封赏的土地(包括梵封、梵分)、罚没的土地等。
属于国有的土地除耕地以外,还应当包括森林、草地、荒地等。
《政事论》说,农业总监“用奴隶、雇工和罪奴在多次翻耕过的、适于(生长)不同作物的土地上播种”
。
这种土地显然也是国家的土地,而不是国王的土地,其收入应入国库。
关于梵分和梵封,佛经中多有提及,如《长阿含经》卷第七第二分《弊宿经》第三说:
尔时童女迦叶与五百比丘游行拘萨罗国,渐诣斯波醯婆罗门村。
时童女迦叶在斯波醯村北尸舍婆林止。
时有婆罗门,名曰弊宿,止斯波醯村。
此村丰乐,民人众多,树木繁茂,波斯匿王别封此村与婆罗门弊宿,以为梵分。
《长阿含经》卷第十三第三分《阿摩昼经》第一说:
如是我闻,一时佛进俱萨罗国,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至伊车能伽罗俱萨罗婆罗门村,即于彼伊车林中止宿。
时有沸伽罗娑罗婆罗门,止郁伽罗村,其村丰乐,人民炽盛。
波斯匿王即封此村与沸伽罗娑罗婆罗门,以为梵分……
《长阿含经》卷第十五第三分《种德经》第三说: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鸯伽国,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游行人间,止宿瞻婆城伽伽池侧。
时有婆罗门,名曰种德,住瞻婆城。
其城人民众多,炽盛丰乐,波斯匿王即封此城与种德婆罗门,以为梵分……
《长阿含经》卷第十七第三分《露遮经》第十说: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萨罗人间游行,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往诣婆罗婆提婆罗门村北尸舍婆林中止宿。
时有婆罗门名曰露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