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波斯人在其兴起之前,曾是一个比两河流域和埃及古老文明落后得多的民族。
它在公元前2000年代末期从中亚地区或南俄罗斯草原迁徙到伊朗高原西南部之前,也是一个游牧部落。
只是到伊朗高原定居之后,才学会了农耕,但也没有完全放弃游牧。
据希罗多德记载,它的10个部落中有6个已从事农业,但还有4个从事畜牧业。
因此,从波斯与两河流域、埃及和印度河流域的关系而言,似乎也可以说是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的交往,它对西亚北非的征服,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游牧部落对农耕世界的征服。
而且,它征服了3个古老的文明中心,接近于第四个文明中心(希腊世界),建立起地跨三大洲的大帝国,并君临其上,统治了这广大地区达200年之久,在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的交往与冲突方面,表现出了更大的规模,也提供了一幅更为鲜明的图画。
游牧世界既然是落后的,发展较为缓慢的,为什么往往能征服并统治了先进的、发展更为迅速的农耕世界文明地区呢?这是因为,历史发展总是不平衡的,先进的不一定永远先进,落后的也不一定永远落后。
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并非平行发展永不相交。
相反,游牧世界长期与农耕世界为邻,彼此之间交往十分频繁,游牧世界长期受农耕世界文明的熏陶,吸收其先进生产技术、文化、军事技术和政治经验。
这一切促进了与农耕世界为邻的游牧部落的迅速发展。
而且,有些游牧部落的武器并不落后,它完全可以从农耕世界学到制作武器的技术,它的骑兵又具有更大的机动性,它的军事技术也不一定落后;而先进的农耕世界,由于长期的发展而内部矛盾重重,严重削弱了自己的力量,而游牧部落正因为其落后,内部矛盾较少且不那么尖锐,因而往往更为团结,可以组成一支较为强大的军事力量。
许多入侵和征服农耕世界先进地区的游牧部落,都处在氏族社会的解体阶段,正如恩格斯所说,这些部落把掠夺当作最为光荣的事。
当机遇来临时,即当其近邻的农耕世界衰落、内部矛盾严重而大为削弱之时,更会乘虚而入。
波斯帝国兴起之时,正值西亚北非的文明古国处于衰落的时期,被内部矛盾困扰的时期,因此,它征服了这么广大的地区。
后来,它又被比它更落后的马其顿亚历山大所灭,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比波斯帝国更加广大的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落后者”
打败了、征服了“先进者”
,这也许就是历史的辩证法。
波斯帝国的灭亡也就是西亚北非古代文明的终结,因为,在此以后,在西亚和埃及占统治地位的就不再是这些地方本地人的统治,而是外来人的统治,这个地区历史发展的连续性被打断了。
[1][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第4卷,44。
[2]王新中、冀开运:《中东国家通史:伊朗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63页。
[3]参见王新中、冀开运:《中东国家通史:伊朗卷》,北京:商务印书馆,第63、88页;王治来:《中亚史》第1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36~37页。
[4]见该篇第46章,第12节。
[5]见朱龙华书,第351-352页。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以赛亚》中的说法可能在翻译上有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