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课堂固然要有趣有味有动人之处,还要有琅琅书声。
记得一次诵读课,我们读《新月集》,读的是《孩童之道》:
只要孩子愿意,他此刻便可飞上天去。
他所以不离开我们,并不是没有缘故。
他爱把他的头倚在妈妈的胸间,他即使是一刻不见她,也是不行的。
孩子知道各式各样的聪明话,虽然世间的人很少懂得这些话的意义。
他所以不想说,并不是没有缘故。
……
在我们的提议下,他将每句话读两遍,先慢慢地读一遍,再重复一遍。
还是在我们的要求下,他将一些听得不太明白的词语一一板书在黑板上,例如“无助”
,例如“纤小”
,例如“新月”
,例如“一隅”
,例如“乐土”
,例如“细故”
,例如“怜与爱”
……我们看得真切了,只需轻轻一点头,就表示明白了。
不用解释,任何试着去解释的努力都是有局限的,远没有心领神会那样令人欣喜,那样动人,那样妙不可言。
尤其是读第二遍的时候,很多词语,很多句子,我们还可以看着他的口形念出来,于是,大家相视一笑,默会的快意尽在不言中。
读过几节之后,我们开始找到一些感觉了,能够触摸到一点诗人的胡须了。
还是在读第一遍时,他就有意让我们猜测,试着去捕捉那个词,就像捉迷藏一样,也像在捕猎,作者的词语就是我们看不见的猎物。
他会让我们猜测“其甜美远胜过——?”
我们为自己想到“自由”
而兴奋;他会让我们接出“孩子永不知道如何哭泣。
他所住的是完全的乐土。
他所以要——?”
我们会答出“哭泣”
“流泪”
……这小小的语言游戏,将我们完全融于诗中。
这甜美的滋味真是让我们痴迷。
读完全诗以后,他高声朗诵,这一回就变得连贯起来,情感也充沛起来,他用声音吟唱,用手势颂赞,将每一个词的节拍随手划出,恰好到了那些板书在黑板上的词时,他就虚空一指,我们目光轻移,口诵而心惟。
他不苛求我们立即把诗背下来,也不奢望我们已经领会了诗中的旨趣,甚至也没有把全诗显示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看着高声朗读,他根本就不要求所有的孩子都要读都要看。
他觉得不要那么急,只要吸引,只要尝到了滋味,我们会喜欢上,会去找来读找来背,那弯新月就挂在我们的眼里,那种甜美的滋味已经润到我们的心里。
他只是零散而随机地一读,就引来这样神妙的经历和体验,可见美丽自有美丽的力量。
我总在想,或许他只是挖开了一道口子,水是自然流出来的。
课堂是固步自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