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赵昺急忙相扶,并让他坐下亲手斟茶道。
心中也是暗松口气,他挽留邓光荐不仅是因为其有才华,还有就是自己知道邓光荐是因为对朝政失望才离开的,可在外人眼中就是自己给逼走的,那样一来谁还会效忠一个连师傅都容不下的皇帝呢!
“陛下大仁大义,是臣错了!”
邓光荐再施礼后才坐下道。
“先生整顿朝纲之想,朕也早有此意。
但是行朝初定,又是用人之际,便暂时放下了,可谁知竟惹出了这么多的乱子。”
赵昺喝了口茶说道。
“陛下仁义,臣也知陛下的难处,若是刚到琼州便大肆裁撤旧臣会让众臣寒心,惶恐不安,不利于朝廷稳定。
只是有些人不知天恩,依旧恣意行事。
据臣所知,刚刚安稳一些朝臣便大肆建宅,蓄养姬妾,甚至开始强占良田,逼人为佃,全忘了当日的艰难,却全然不知陛下为复国尚节衣缩食。”
邓光荐想到一些人的所为,愤然说道。
“朕对这些也有耳闻,本想缓一缓再行事,可如今看不动已经不行了。
可朕就不明白为何这些奸邪之辈为何能登堂入室,出入庙堂?”
赵昺半是愤懑,半是无奈地道。
带‘病’提拔可以说是历史上各朝各代都出现过,在现代也是屡见报端,难以杜绝,而赵昺也知道维持庞大的国家机器,提拔新人不仅是朝廷必须之举,且是必然之势。
然而上级官员又是出于什么原因而愿意提拔重用“带病”
之官,其中又有何玄妙呢?他一直搞不清楚统治者们这种自毁长城的做法是为什么!
“陛下所言不虚,一些奸佞之徒得以登上庙堂之事屡见不鲜,其中却是原因各异,不一而足……”
邓光荐见陛下请教,便又自觉的行使自己的解惑之责……
邓光荐唾沫星子乱飞,言语时急时缓,还不时引经据典的说开了,赵昺现这邓光荐真不愧是学者型官员,虽然被朝上之事弄得焦头烂额,气的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可分析起缘由来却头头是道,说得还真是那么回事。
其说的很多,他总结起来主要是以下几点:
一是由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将“带病”
官员提拔到高位。
还拿蔡京为例。
徽宗崇宁元年,宰相曾布为了得到绝对控制权,与另一位宰相韩忠彦闹得不可开交。
韩忠彦想到了贬在定州当知州的蔡京“有手段”
,且和曾布有过大仇,便把他调回翰林院担任承旨,希望他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
此时的蔡京已多次受到大臣们的弹劾,恶行昭彰,没人不知道他是个“病得不轻”
的坏人,韩忠彦这一招可谓引狼入室。
结果没过几个月,曾布和韩忠彦两败俱伤,蔡京坐收渔翁之利,很快拿掉韩忠彦取而代之,这正是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二是帝王失之懦弱或自身荒淫,给了权臣提拔“带病”
官员以可乘之机。
如果帝王本身并不具备管理国家的能力,又贪图享乐,权臣很容易乘机弄权架空帝王,形成事实上的“大总管”
。
宋徽宗荒淫无度不恤国事几乎无人不知,这样的帝王在位,形成奸臣当道的格局几乎是必然。
蔡京深知徽宗喜好园林,于是极力促成“花石纲”
和艮岳的修建,并置应奉局于苏州。
为了迎合其的癖好,他屡屡动用国库银两,每次都是几十、几百万地支取。
而这些银两,大都进了蔡京自己的腰包。
艮岳建成后,主持花石纲的苏州人朱勔“擢至防御使,东南部刺史、郡守多出其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