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仁宗皇帝在位四十二年,后代公论是:朝未尝无小人,而不足以胜善类之气。
君臣上下恻怛之心,忠厚之政,有以培壅宋三百余年之基。
至神宗朝之前的近百年虽然也有贪官,可只为个例,且得以严惩,难改正直之风。”
“我朝贪腐之风却是肇始于王介甫入相。
为了推进新法,其不惜重用吕惠卿、章惇、曾布、蔡卞、蔡京等品质有缺的官员入相,大批反对新法的正直之士被逐出朝廷,以致祖宗近百年涵育起来的清廉正直之风丧失殆尽。
朝中官员开始明目张胆地涉足贪腐,哲宗朝已是愈演愈烈,徽宗朝则登峰造极。
南迁之后,此颓风虽有过遏制,但已是积重难返,终因病入膏肓无力挽回!”
“这……”
赵昺听了是目瞪口呆,在他前世的记忆中王安石可是一个正面典型,其不仅名列文学史中的唐宋八大家之一,还是一位锐意改革,推行富国强兵之策的改革者,而后世对其德行也评价很高,他质朴,节俭,博学,多才,在当时士大夫中有极高威望,且是历史上惟一不坐轿子不纳妾,死后无任何遗产的宰相。
这明显就是鞠躬尽瘁的代表,为官的典范,可在邓光荐的口中却成了导致大宋官场奸佞横行,政府的罪魁。
“陛下,臣并无贬损介甫先生之意,且对其品行十分钦佩。
但其变乱祖宗法度,用人失察,以致引起党争,确是致使我朝奸党横行之肇端。”
邓光荐看着小皇帝震惊的样子,立刻意识到自己的话颠覆了其对王安石的认知,急忙解释道。
“嗯。”
赵昺这才合上嘴点点头,琢磨中历史不就是小姑娘吗,用的到便拿出来打扮一番,借以支持自己的观点。
而王安石这么个名人,又确实做了些事情,正好为后人所用。
当反对变革时,其就是奸佞;而需要变革时,其就是英雄。
不过当下的士人似乎对其变革多有不满,但仍对其品行还是极为推崇的,如此看也还算公允。
“唉,以介甫先生的学识对难辨真伪,看不透人心,朕又如何甄别忠奸呢?”
赵昺转而一想,古往今来的奸邪之人,脸上没有任何标签,然而这些人为达到获取私利的目的是无所不用其极的,有时甚至表现得比君子还君子。
即便科技极为达的现代同样难以辨别,而自己这个初出茅庐的‘政治家’更没戏了,想到此不禁有些丧气。
“陛下也不要过于烦忧,虽然忠奸难辨,却也有迹可循,只要时刻保持警惕便无大过……”
邓光荐眼见自己一番教诲不但未能让陛下坚定惩奸除恶的决心,反而使其变的垂头丧气。
若是小皇帝真被自己所言给吓住了,从而随波逐流,那自己岂不成了千古罪人,又赶忙解说道……
赵昺听着邓光荐的大论,他现无论古今小人迹,奸佞上位都无外乎那几种方式,都是一个套路:
一者利用特殊关系博取上位。
蔡京的儿子蔡攸,本是个连进士都没考中的无赖之徒,就凭着其父官居宰相,便在短短几年里由“御赐进士”
爬到了三品高官。
南宋后期奸相贾似道则是通过姐姐入宫一步步爬上高位的。
这与现代裙带关系盛行并无区别,举贤不避亲成了他们的挡箭牌。
二者是通过巴结权臣下属博取高位。
这种现象在北宋晚期和南宋时相当普遍,“三凶”
之一的梁成大,当县官时极力巴结宰相史弥远的家奴万昕,万昕曾对梁成大透露史弥远很不喜欢名臣真德秀。
梁成大当即表示自己只要升官便能把此事办好。
万昕把梁成大的话转告给了史弥远,没过几年梁成大真的进了御史台,并立即上章弹奏真德秀。
由于攀附上了史弥远,梁成大边升边腐,屡屡“带病提拔”
,期间大肆受贿,中饱私囊。
现在行贿的对象不过是换了领导的司机和秘书,外加情人了。
三者是最可恨的,那就是通过作假骗取君子们的信任逐步攫取高位。
这种人隐蔽的最好,非到最后很难让人现,而且此种人也确实有些小聪明,并非一无是处,关键时候还能成事儿,可危害往往也是最大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