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2005年5月14日,《长江日报》刊发了长报记者张年军的文章《如果你打开这本书——读程小萍〈此情悠悠到永远〉一文》。
他在文中写道:“她撩开天堂窗帘的一角,她看见母亲在浓雾弥漫中滴落的泪眼,她嗅到母亲温馨而沉重的气息,她听见母亲美丽的呼唤,或许是长久呻吟……然后开始回望,将悠悠情感诉诸笔端,让它变成一本书、一座连接过去与现在乃至于未来的心桥。”
他还写道:“当我聚焦的时候,我不得不佩服作者营造哀情氛围的高超技巧。
譬如开篇就让慈爱的母亲仙逝,然后使过往的故事失落在母亲悠悠远行的、被生命的花香笼罩着的小路中。
于是她才得以在那逶迤曲折的小路上伫望,伫望故乡袅袅的炊烟,伫望母亲倾洒的阳光,伫望母亲深厚的喘息……我相信,慈爱的母亲,一定能够在程小萍所设置的涅槃中重获新生。
我也相信,站在通往天堂的桥上,程小萍会仰望着曾经被她撩开的窗帘的一角说:‘妈妈,如果我打开这本书,就一定能看见您吗?’但愿每一个读者都听到了‘妈妈’的回答。”
在这里,张年军先生假设慈爱的母亲涅槃重生。
与其说这种假设给了我启发和灵感,不如说这种假设引发了我对生命与爱、生命与灵魂以及生命价值的深层次的思考。
当我了解到现代冷冻技术将实现生命向未来穿越,让罹患重症的病人起死回生成为可能的时候,一个大胆的构思产生了,慈爱的母亲身体被冷冻24年后涅槃重生,母亲的灵魂回归本体,生命得以延续。
生命生生不息,母爱悠悠永恒,这个生命得以重新来过的母亲形象,是千万个母亲形象的集合体,幻想母亲起死回生,是千万个儿女的共同心愿。
于是,在长篇小说《追到天边救母亲》的内容设计上,我塑造了一个母亲形象的代表——余琦,并设计了冷冻复活这样的情节。
借助现代与未来科技描写主人公前生后世灵魂穿越的故事,展现四代人之间的恩怨情仇和个人命运的动**沉浮。
让旧闻成为新闻,历史成为现实。
同时反映母爱的伟大,生命与亲情的珍贵。
讲述人性化的故事,反映人性的基本属性,彰显生命的价值,是新闻与文学相通的地方。
因此,在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故事描写中,我以艺术虚构的方式将理想的生命世界具象化、现实化,表达对于美好人性的呼唤。
从人性的角度来阐述生命与爱。
通过人物所表现出来的富有时代特征的精神面貌和人文情怀,突显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母爱无边的思想主题。
通过普通人的灵魂之旅,展现人性的光辉。
小说的人性书写,虽有现实人生的依据,但其故事情节完全是想象和虚构的。
四、关于小说《追到天边救母亲》的创作过程
从2011年到现在的10多年的业余时间里,我调动自己全部的人生经历和知识储备,倾注全部的心血,不遗余力地探索和创作。
有时候,对于这部小说的创作,我深感困惑,这样的情节设计合理吗?这样的表达像不像小说?有时候,我对自己的写作非常不满意,常常全盘推翻,从头再来。
有时候,遇到一个瓶颈,感觉无从下手,十分沮丧,十分痛苦。
有时候,严重的干眼症困扰着我。
但是,我是一个不轻言放弃的人。
我把写完这本书,作为自己的人生使命。
生命有涯,时不我待。
我常常给自己打气,坚持就是胜利。
无论如何,我先要把它写出来,只有先写成一本书,才能汲取大家的意见,再修改,再完善,再提升。
如果写不成一本书,是优是劣,无从谈起。
于是,我写了改,改了写,终于捏成了一本书,写成了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尽管已经成书,但是我总觉得还有很多的不满意,还有很多需要完善提升的地方,我诚恳地等待着大家的批评。
程小萍2019年7月7日星期日于深圳福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