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吴太伯世家
banner"
>
《吴太伯世家》记载从吴太伯远避江东建立吴国到吴王夫差亡国(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473年),长达七百余年的兴亡史。
因为吴太伯避位让国的德行,位列世家第一。
吴氏兄弟让国
吴太伯(生卒年不详),姬姓,吴氏,名泰,又称吴大伯、泰伯。
周太王古公(dǎn)父的大儿子,吴国开国之君,东吴文化的宗祖。
吴太伯的父亲周太王是周部落的首领,有三个儿子,分别是吴太伯、仲雍、季历。
季历贤明,季历的儿子姬昌又有圣德,太王经常感慨:“我的后代中能成大事的也就姬昌了吧。”
周部落的传统是大儿子继承首领之位,太伯和仲雍明白父亲的心意,于是逃到荆蛮地区,学习当地蛮人在身上刺满花纹、剪断头发,表示不能继位。
荆蛮人钦佩太伯的德行,愿意追随,尊称他为“吴太伯”
,国号句(gōu)吴。
吴太伯没有儿子,死后由仲雍即位。
周武王伐纣之后,寻找太伯、仲雍的后人,找到了仲雍的四世孙周章,此时周章已经是吴君,就将他封在吴地,位列诸侯。
吴国传到寿梦时,已经是第十九代君主,寿梦接纳楚国流亡大夫申公巫臣,从此开始兴起,与中原交往,自称吴王。
吴王寿梦有四个儿子:诸樊、余祭(zhài)、余昧、季札。
季札最贤能,寿梦想让他继位,但季札不答应,于是大儿子诸樊继位。
诸樊知道父亲想要让季札继位,服丧期一满,就要把君位让给季札。
季札推辞说:“长子即位是理所当然的,我当国君不合礼节。”
吴国人坚持要立季札,他就抛弃家室财产去当农民,吴国人只好放弃,将季札封在延陵,号为延陵季子。
众兄弟都想实现父亲的遗愿,诸樊逝世后,将王位传给弟弟余祭,余祭又传给余昧,余昧要传给季札,季札还是避不接受,吴国人无奈,拥立余昧的儿子姬僚为吴王。
季札识乐劝人
季札(生卒年不详),姬姓,又称公子札、延陵季子、州来季子等。
吴仲雍的十九世孙,春秋时期吴国贵族,思想家、外交家、文艺评论家。
吴王余祭四年,季札出使鲁国,因为鲁国完整保存了周朝的礼乐制度,季札请求欣赏周朝的宫廷音乐。
鲁国乐工演唱了《周南》《召(shào)南》,季札听完之后说:“美妙啊!
初始的基业已经奠定,还没有最后取胜,乐声中透露出辛劳而无怨的心情。”
听完《郑风》,季札皱着眉头说:“政令苛刻细致,民众无法忍受,这个国家恐怕要先灭亡了。”
又演唱《齐风》,季札赞扬道:“曲调气势磅礴,有大国风范,是姜太公的遗风吧!
国家的前途无可限量!”
又演唱《秦风》,季札说:“这就叫作夏声。
能演化为夏声的国家必定会日益强大,大到极点,就像周朝当初创下的伟业一样。”
又演唱《魏风》,季札点评道:“博大宽和,勤俭朴实,这个国家将成为盟主。”
听完《陈风》,季札断言陈国将亡。
鲁国人见他的点评切中命脉,惊异又佩服,又演唱《雅》和《颂》,表演了祭舞,季札称赞《雅》《颂》是音乐的极致,代表着圣人们都具备的广施仁爱、取用不贪、遵循法度的品德。
又感慨道:“韶舞是美德的巅峰啊,像天地一样,无所不覆盖,无所不承载,没有其他美德可以超过它,欣赏到这里就可以停止了,再有其他音乐,我也不敢再欣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