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蔡邕列传
banner"
>
蔡邕(yōng)(133—192年),字伯喈(jiē),陈留郡圉(yǔ)县(今河南省开封市杞县)人,东汉文学家、书法家。
东汉最后一位大文豪
蔡邕出身名门,少年时十分博学,喜欢文学、数学和天文。
蔡邕为人至孝,精通音律。
有一回,邻人请他吃饭,他去晚了,走到门口看到屏风后有人弹琴,便停步静听,突然从琴声中听到一阵“杀机”
,于是急忙转身离去。
主人知道后,出来追赶他,蔡邕告之原委,众人都觉得很惊奇。
弹琴的人说:“我当时看见一只螳螂,正要扑向一只蝉,感到心惊肉跳,担心螳螂捕不到蝉,这或许就是所谓的‘杀机’吧?”
蔡邕笑道:“果然如此啊!”
当朝宦官听说蔡邕的琴弹得好,就向汉桓帝推荐他,蔡邕不想与宦官结交,走到半路假装生病,就回家了。
蔡邕在家中闲居,不与世俗来往,受先辈汉赋大家东方朔、扬雄等人的启发,写作训诫文《释诲》来自勉。
等到汉灵帝即位,蔡邕被召为郎中,负责校书。
当时,社会上流传的典籍已经几百年,相互传抄,文字错误很多,一些儒生不加理解,牵强附会,给后学者造成误解。
蔡邕与几位大臣联合上书,奏请修订儒家六经。
灵帝批准,蔡邕用红笔把经文写在碑上,再请石工刊刻,后来的儒生们便以此为标准。
石碑全部刻好,每天都有上千辆车前来观摩学习。
灵帝喜欢辞赋,一些趋炎附势之人靠卖弄文章得到任用,德行不再成为选官的标准,社会风气一时间变得很不好,常常发生天灾。
灵帝感到害怕,下诏自责,让大臣们进言治理国家的措施。
蔡邕上书说了七件事,灵帝欣然采纳。
178年,灵帝接受宦官集团的建议,设置“鸿都门学”
这所专科学校,下令各州郡及大臣推荐学生入学。
这些学生被培养之后,有的当了刺史、太守,有的竟然还赐予爵位,宦官集团的势力一下子膨胀起来,引起朝中很多人不满。
灵帝特意就此事询问蔡邕,让他上呈密折解答。
蔡邕说:“是妇人和宦官干政的缘故!”
趁机弹劾了一批贪赃枉法的大臣,得罪了很多人。
不久,蔡邕遭人陷害,被判死罪,很多人为他求情,才改为剃发流放到北方。
直到第二年,灵帝爱惜蔡邕的才华,加上蔡邕被流放前正在编撰史书《东观汉记》,于是才赦免蔡邕的罪过,准许他回到原籍。
蔡邕准备启程,当地太守为他送行,酒足饭饱之后,太守起舞,邀请蔡邕,蔡邕不予理会。
太守觉得失了面子,让人耻笑,便破口大骂说:“你身为罪犯,竟敢轻蔑于我!”
蔡邕起身就走了。
因为之前得罪人太多,蔡邕担心被加害,开始了逃亡生活,躲在吴地(今江苏省长江以南地区)生活了十二年。
189年,灵帝去世,西北军阀董卓进京掌权,听说蔡邕名气很大,马上征召他入京。
蔡邕本不想去,但董卓以生杀之事威胁,蔡邕只好动身进京。
蔡邕先代理祭酒一职,为众博士之首,后来又被封为高阳乡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