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孔融列传
banner"
>
孔融(153—208年),字文举,鲁国(今山东省曲阜市)人,东汉末年名士、文学家,孔子二十世孙。
与陈琳、王粲()、徐干、阮瑀(yǔ)、应玚(yáng)、刘桢合称“建安七子”
。
忠于汉朝的一代名儒
孔融出身名门,小时候就表现出异于常人的素质。
四岁时,孔融与众兄弟一起吃梨,总是把大梨让给哥哥们,自己只拿小的。
家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我是小孩,应该吃小的。”
宗亲们都感到惊奇,觉得他很不一般。
孔融十一岁时,父亲去世,他悲痛过度,身体极度虚弱,要人扶着才能站起来,人们都称赞他的孝行。
有一回,名士张俭遭遇陷害,被朝廷通缉。
张俭因为和孔融的哥哥是好友,就逃到孔融家中。
孔融的哥哥没在家,孔融当时十六岁,见张俭神情窘迫,猜到了他的来意,说道:“哥哥虽然不在家,但我也是东道主呀!”
就收留了张俭。
后来事情败露,朝廷问责,把孔融兄弟俩都抓了起来。
孔融说:“人是我收留的,有什么罪处罚我就好了。”
哥哥也争着说罪在自己,官吏问他们的母亲,母亲也说自己有罪。
一家子都争着获罪,最后朝廷定了哥哥的罪,但孔融因此事而名声大振。
后来,孔融被征召入朝为官,当时董卓独揽大权,想废黜汉少帝另立新君,孔融争辩此事,言辞非常激烈,董卓很记恨他,把他派到黄巾军动乱最严重的北海国(今山东省潍坊市一带)为相。
孔融到任之后,召集士民,习兵讲武,慢慢集结了四万多人,设置城邑,建立学校,大推儒术,一时政绩斐然,被人称为“孔北海”
。
孔融本性宽和,重视人才,经常宾客满门,他说:“座无虚席,杯中不空,我就无忧了。”
他听说别人有什么善行或者可取的言语,一定大加推崇;别人有什么不足的地方,也直言不讳地告知。
但凡贤德之人没有得到推崇,他都认为是自己的过错。
人们都很信服他。
当时,中原地区实力最强的军阀是袁绍和曹操,孔融知道他们有野心,不愿意投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