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儒林列传
banner"
>
《后汉书?儒林列传》共两卷,记载四十多位儒家学者的事迹,本书选取何休、许慎为代表。
今文经学领袖何休
何休(129—182年),字邵公,任城郡樊县(今山东省济宁市)人,东汉今文经学家、儒学大师。
何休为人质朴,不善言辞,但是很有思想,对儒家六经研究得很深,当时的儒生没有人能超过他。
何休曾被征辟为郎中,但他不愿意,就称病辞职了。
后来,太尉陈蕃召他为属官,何休得以参与政事。
陈蕃失势,他受到牵连,被禁止做官。
汉朝的今文经学虽然处于独尊的官学地位,但因为董仲舒加入了阴阳五行、天人感应的因素,越来越趋于迷信化;儒生们为了彰显学问,在解释经文时,动辄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变得烦琐不堪。
到了东汉,古文经学强势崛起,先后出现了许慎、贾逵(kuí)、郑众、马融、郑玄等大师,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而今文经学不断遭到攻击,大有被众人抛弃的势头。
何休作为今文经学大师,有感于这种残酷的现实,凭借自己广博的知识,在家闭门沉思,坚持了十几年,撰成《春秋公羊解诂(gǔ)》一书。
《春秋公羊解诂》言辞缜密,系统性很强,上承董仲舒《春秋公羊传》之风,成为今文经学的集大成之作。
后来成为历代科举取士的必读书,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此外,何休还给《孝经》《论语》等作注;又写作《公羊墨守》,将《公羊》学说比作墨翟(dí)守城,牢不可破;又写作《左氏膏肓》《谷梁废疾》,批判《左氏传》《谷梁传》。
后来,郑玄分别写作《发墨守》《针膏肓》《起废疾》,驳斥何休。
京城的学者称郑玄为“经神”
,何休为“学海”
,十分推崇他们。
党禁解除后,何休又出来做官,于182年去世,终年五十四岁。
“字圣”
许慎
许慎(约58—约147年),字叔重,汝南郡召(shào)陵县(今河南省漯河市境内)人,东汉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
许慎性格淳朴敦厚,年少时广泛学习经书,经学家马融对他评价很高,当时的人都称赞许慎,说他对五经的研究没有人能比得上。
许慎被推举为孝廉,曾经担任五经博士,在国家图书馆东观负责校书。
当时,儒家经学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衍生出很多派别,各家对五经的解说很混乱,褒贬不一,他就写作了《五经异义》,记述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内容的异同。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实施“书同文”
的制度,下令统一文字,先后由丞相李斯发布《仓颉(jié)篇》,中车府令赵高发布《爰(yuán)历篇》,太史令胡毋(wú)敬发布《博学篇》,成为较早的字书;汉朝也发布《凡将篇》《急就篇》等字书,继续普及文字。
但这些书籍字数不多,且字体一直处于流变之中,时间长了产生混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