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荀传
banner"
>
荀彧(yù)(163—212年),字文若,颍川郡颍阴县(今河南省许昌市)人,东汉末年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的首席谋臣。
王佐之才
荀出身名门世家,从小聪慧过人。
南阳郡(今河南省南阳市)名士何(yóng),以识人闻名天下,一见到荀就连连赞叹,说:“这个人是王佐之才啊!”
东汉末年,西凉军阀董卓率军入京,独揽大权。
荀当时在朝为官,见董卓如此嚣张跋扈,却无人能制,预感到天下即将大乱,马上弃官回家。
因为家乡颍川郡紧邻京城洛阳,经济繁荣,必将成为各家势力争夺的战乱之地,于是荀带领族人到冀州避难。
盘踞北方的军阀袁绍刚刚抢占了冀州,正在收揽人才,听说荀到了,以上宾之礼接待,想请他辅佐。
荀认为袁绍不能成大事,反而投奔了当时实力弱小的曹操。
曹操听说荀来了,非常高兴,认为自己得到荀,就像汉高祖得到大谋臣张良一样。
从此,荀的命运和曹操牢牢地绑定在一起。
荀足智多谋,曹操对他很信任。
曹操率大军征讨徐州,留下少量军队给荀,让他负责留守大本营鄄(juàn)城(今山东省菏泽市)。
豫州刺史郭贡受曹操的政敌蛊惑,突然率领数万部队来到城下,城中守军非常害怕。
郭贡要求荀出城相见,众人纷纷劝阻,认为此去必然凶多吉少。
荀说:“郭贡向来与叛乱分子没什么来往,这次来得如此之快,肯定还没有定下计划。
趁他没拿定主意去劝说,最差也能让他保持中立。
如果拒绝见面,他必然会投向叛乱分子。”
于是出城会见郭贡。
郭贡见荀毫无惧色,知道鄄城易守难攻,就退兵了。
荀的沉着果断起到了力挽狂澜的作用。
董卓死后,汉献帝辗转多地重回洛阳。
曹操和谋士们商议奉迎献帝,大部分人都表示反对,一方面是因为当时山东还未平定,另一方面是因为献帝身边的将领不好控制。
曹操一时左右为难,荀力劝曹操说:“从前,汉高祖东伐项羽,为被项羽杀害的楚义帝戴孝,于是天下纷纷响应。
现在,天子遭受苦难多年,如果趁机迎接天子,民心必定归附,天下贤才将纷纷聚集。
如果错过这个机会,其他人恐怕也会产生这个想法,以后再考虑这件事,也就来不及了。”
曹操听完荀的意见,即刻率兵赶往洛阳,成功迎接献帝到许都(今河南省许昌市)。
曹操最为重要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战略就此形成。
曹操迎接献帝后,实力不断提升,袁绍意识到了危险,起兵十万来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