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戚继光列传
banner"
>
戚继光(1528—1588年),字元敬,号南塘,登州府(今山东省蓬莱市)人。
明朝抗倭名将、民族英雄。
抗倭第一名将
戚继光出生于武将世家,先祖戚详追随明太祖打天下,战死沙场,后来追记战功,授予他的儿子登州卫指挥佥(qiān)事的四品武职,可以世袭罔替。
戚继光的父亲晚年得子,取名继光,希望他继承祖业,光耀后世。
戚继光七岁进入私塾读书,九岁开始用瓦块垒成军阵,用竹竿彩纸做军旗,演练行军打仗,乡人都感到诧异。
父亲对戚继光的教育特别严格。
有一次,父亲看到他穿着一双精美的锦鞋,说:“小孩子穿锦鞋做什么?穿上锦鞋就会想要穿锦衣、吃肉食。
我一生廉洁清贫,满足不了你。
将来你一定会为了满足私欲,克扣士兵的粮饷,还怎么继承我的事业!”
于是毁了那双锦鞋。
父亲去世后,戚继光继承了登州卫指挥佥事的职位。
当时,倭寇不断侵扰我国沿海地区,十九岁的戚继光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的诗句,表现出淡泊名利、精忠报国的高尚情操。
1549年,戚继光考中武举,第二年进京参加会试,正赶上北方游牧民族鞑靼(dádá)部进犯北京(今北京市),戚继光参加了首都保卫战,上疏进献防御方略,被兵部官员称为“国士”
。
后来,戚继光受命负责山东沿海地区的军事,防御倭寇,成效显著,被誉为“良将之才”
。
鉴于戚继光在山东的突出表现,朝廷将他调到倭患最严重的浙江,受浙江总督胡宗宪指挥。
戚继光发现官军纪律松弛,缺乏训练,作战一触即溃。
在戚继光的请求下,胡宗宪将三千名绍兴(今浙江省绍兴市)籍新兵交给他训练。
戚继光发现,绍兴士兵虽然行动敏捷,军容严整,但生性奸滑,临阵怯懦,竟然割下负伤战友的首级冒功领赏。
正当戚继光为兵源苦恼之际,义乌(今浙江省义乌市)发生了一场大规模械斗,当地农民、矿工勇敢彪悍。
戚继光听说后,在义乌招募了一批新兵,根据浙江地形和倭寇作战特点创制了“鸳鸯阵”
,每十二人分为一队,长短兵器配合使用,并根据情况变化成“两仪阵”
“大三才阵”
“小三才阵”
等。
他还将军中纪律、号令编印成册,发给士兵熟记,特别注重思想教育。
在戚继光的严格训练下,这批新兵很快成长为以一当百、纪律严明的劲旅。
1561年,倭寇大举进犯浙江,戚继光九战九捷,肃清了浙江境内的倭患,“戚家军”
威震天下。
倭寇不敢再进犯浙江,转而侵扰福建。
在福建巡抚的请求下,胡宗宪派戚继光率军驰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