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李如松列传
banner"
>
李如松(1549—1598年),字子茂,号仰城,辽东都司铁岭卫(今辽宁省铁岭市)人。
明朝中后期名将。
名震朝日的抗倭猛将
李如松的父亲李成梁是辽东(今辽宁省大部)总兵,镇守辽东三十年,立下赫赫战功。
李如松的老师是“明朝三大才子”
之一的徐渭,徐渭悉心教授他兵法。
李如松自幼天资聪颖,骁勇善战,在名将父亲与名师的栽培下,逐渐深谙军事。
李如松子承父业,当了武官,开始凭借战功步步高升。
1583年,李如松升任山西总兵官,当时的言官多次向明神宗进言,认为李如松与他的父亲同时执掌重镇,不符合惯例,就连首辅大臣申时行也规劝神宗,神宗便召他入京。
李如松担任京官期间犯下不法行为,遭人弹劾,但神宗不予采纳。
几年后,李如松担任宣府镇总兵官司令。
宣府镇巡抚检阅军事操练时,李如松没有遵守武将尊文臣的规矩,直接让巡抚和自己坐在一起。
属官劝解李如松,以致发生争执,差点动起手来。
有人因此弹劾李如松,神宗只夺去他的俸禄以示惩戒,并不贬官降职。
其后,李如松又数次被弹劾,神宗始终不减对他的宠眷。
1592年,宁夏镇武官与蒙古部落勾结发动叛乱,连续攻占了很多地方,整个陕西地区人心震**。
朝廷急忙派出军队平叛,但进展缓慢。
李如松临危受命,六月份率兵抵达宁夏镇,七月份包围了宁夏城。
李如松仔细观察地形与城防后,决定采取决开黄河、水淹宁夏城的战术。
水灾使宁夏城弹尽粮绝,岌岌可危。
九月,宁夏城城防崩塌,李如松乘胜追击,彻底平定了叛乱。
不久,日本开始侵略朝鲜,朝鲜三都十八道很快沦陷。
朝鲜国王向明廷求救,明神宗决定出兵。
第一支抗倭部队入朝,很快惨败而归。
神宗任命李如松为东征提督,誓师东渡。
1593年正月,李如松领军兵临平壤(今朝鲜平壤市)城下,双方陷入激战。
李如松亲临前线督战,坐骑被火枪击中,但他临危不乱,立刻换马再战,继续指挥。
明军斗志昂扬,日军被打得落花流水,弃城而逃。
随后,明军骑兵突入城中,残余的日军退入城内的十几座土堡死守。
由于道路狭窄,明军的火炮运不上来,难以组织有效进攻。
如果日军拼死一战,势必给明军造成巨大伤亡。
李如松毅然选择停止攻击,采取围三缺一的战术,三面包围日军,只留出南面的大道,并给日军指挥官写信,告诉他只要日军撤出平壤,明军不予阻拦。
天黑后,日军派出侦查兵,发现往南的道路果然没有明军,马上冲出城外,争先恐后地渡过冰封的大同江。
就在此刻,早已埋伏好的明军开炮炸开十里宽的冰层,大批日军掉进江中丧命,少数上岸的日军也被明军骑兵袭击。
此战之后,日军纷纷弃城而逃,全线撤退四百余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