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第二类人一般都是各个领域的精英。
他们不拘泥于成规,勇敢地提出各种适应新环境的观点和做法,走在时代浪潮的前端。
一个人能否顺利完成某项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能力的大小,这里的能力不是指某个能力,而是多种能力的有机结合。
例如,一个优秀的作家,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和缜密的思考能力。
另外,人与人之间的能力有很大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能力的类型不同。
有的人记忆力非常好,记得又快又牢。
有的人擅长绘画,即使入行很晚也能成为名家。
有的人思维敏捷,有曹植七步成诗的本领,被大家称为“才子”
或“才女”
。
二是能力的发展水平不同。
有的人才华横溢,成就卓著;有的人则一无所长,碌碌无为。
三是能力表现的早晚不同。
有些人很早就显露出才能,即所谓的少年天才。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五六岁就能写诗,王勃13岁就写出了流传千古的《滕王阁序》,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5岁开始作曲,12岁创作了大型歌剧。
与此相反,有些人的才能较晚才显露出来,即大器晚成。
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年轻时是个木匠,他的绘画才能一直到40岁才表现出来。
当然,大多数人的能力是在中年表现出来的,如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是在四五十岁取得科学成果的。
为了帮助人们正确选择职业,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教育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花费15年的心血,在继承前人智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
。
他把能力分成了八类,并指出了与每种能力相适应的职业。
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原始的生物潜能。
从技能的角度看,这种潜能只有在那些奇特的个体身上才以单一的形式表现出来,除此之外,几乎在所有人的身上,都是数种智能组合在一起解决问题或生产各式各样的、专业的、业余的文化产品。
这些多种多样的智能在相当程度上是彼此独立的。
智能的这种独立性意味着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某种智能,却并不一定有同样程度的其他智能。
这种具有独立性的智能,与传统方法测量出来的智商有明显的差别。
加德纳还认为,每个人都拥有这八种智能,而且任何正常人都可将每一种智能发挥到相当的水平。
一个人可能在任何一种智能上都没有特殊的天赋,但如果能将所拥有的各种智能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说不定在担任某一角色或从事某一职业时就会很出色。
所以,在进行专业和职业选择时,如果一个人能认清自己的优势能力,选择最适合发挥自己优势能力的专业和职业,那么不仅可以事半功倍、获得成功,还能从学习和工作中获得无穷的乐趣。
在自我认知中,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评估众多技能的特定组合,与职业要求相对照,可以发现自己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会发挥自己的智能和潜力。
职业能力是获得职业以后才发展起来的。
它直接影响职业活动的效率,是使职业活动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
对于即将就业的大学生而言,能力包含了更为宽泛的意义。
它指的是能够在工作中产生有效的和高水平成绩的潜在的个人特征。
再具体一点,能力事实上意味着你拥有的技能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就职机会是否匹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