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第三节识别职业兴趣
banner"
>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被问到“你平时有哪些爱好”
或“最近在听什么音乐”
之类的问题,或者在面试场合中,面试官会问你“大学中最感兴趣的活动是什么”
或者“你最不喜欢的老师是谁”
,其实这些问题涉及的都是本节的主题——兴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只不过有的兴趣与职业有关,有的兴趣与职业无关。
本节将重点介绍职业兴趣的含义、结构、与职业发展的关系及如何探索自我的职业兴趣等内容。
一、职业兴趣的概念
(一)兴趣与职业兴趣
兴趣是指个体对人、事、物的喜好程度,以及积极主动参与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
职业兴趣是个人兴趣在职业领域的具体表现,或者说当兴趣指向与职业有关的活动时,就称为职业兴趣。
和其他的心理学概念一样,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职业兴趣给予了不同的界定。
汉森认为,职业兴趣是喜欢且持久的一种取向,是了解一个人职业和教育行为有用的工具。
霍兰德认为,职业兴趣和人格特质具有相同意义。
尽管有不同的理解和界定,但是关于职业兴趣基本内涵的理解是一致的:职业兴趣是个体的一种心理倾向,职业兴趣是个人兴趣在职业上的体现,职业兴趣与职业活动密切相关。
职业兴趣是驱动一个人参与具体职业活动的自发力量,如果一个人所从事的职业是自己感兴趣或喜爱的,那么他愿意进行较大的投入,在工作上会有较大的满足感,会积极追求良好的成就。
反之,如果一个人所从事的职业不是自己感兴趣或喜欢的,那么他的投入就会明显减少,在工作上也很难得到满足感,对成就的追求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职业兴趣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来看,职业兴趣一般要经历有趣—乐趣—志趣的过程。
有趣是兴趣过程的第一阶段,也是兴趣发展的低级水平。
乐趣是兴趣过程的第二阶段,也是兴趣发展的中级水平,又称为爱好,它是在有趣的基础上定向发展形成的。
在这一阶段,人们的兴趣会向专一的、深入的方向发展。
志趣是兴趣过程的第三阶段,也是兴趣发展的高级水平,是在乐趣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在这一阶段,人的乐趣与理想、奋斗目标会结合起来。
志趣具有社会性、自发性和方向性的特点,是一个人取得成就的根本动力。
职业兴趣与职业能力经常被同时提及,但是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职业兴趣主要说明一个人关注什么职业内容,而职业能力主要说明一个人能做什么工作。
(二)职业兴趣的特点
1.倾向性
不同的个体由于年龄、文化程度、所处环境等的不同,其感兴趣的事物也有所不同,导致兴趣的指向存在一定的差异。
同为一个专业的大学生,兴趣倾向也会不同。
2.广阔性
职业兴趣的广阔性主要指职业兴趣的范围和广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