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1.2.3专业内重点的均衡性
动画视听语言的重点在专业内均衡分布。
动画视听语言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其学科内重点的均衡性。
很多学科知识都具有较强的体系,像剥蛋壳一样在内部呈现出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或者像一棵大树,可以发现主干与枝叶的主次之分。
但是动画视听语言不是这样,它缺少一条连缀全部知识的干道脉络,学习的时候甚至可以任意调换部分章节的先后次序,视听语言更像一张铺开的大网,上面挂满了同等重要的果实。
视听语言内部的知识重点分布较为均衡,并且每一部分之间的联系相对薄弱,在创作中又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这就要求学习者必须全面掌握这门知识,不可以只注重一两个章节,而忽视其他章节的内容,因为知识之间都是具有联系的。
1.2.4动画视听语言自身的差异性
动画视听语言本身也具有变化性和差异性。
视听语言这一称呼,虽然广泛应用于动画影视艺术之中,但是应该认识到,在不同体裁的艺术作品中,视听语言所呈现的形态具有较大差异性。
除了上文介绍的动画与影视之间的差别,在动画视听语言内部,差异性同样非常明显。
以动画来说,决定视听语言差异性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技术差异
技术差异直接影响动画视听语言的整体面貌。
例如,对于传统二维手绘动画,视听语言中对静态造型的要求就比较复杂,场景和道具的细节、人物的表情动作、场景之间的任意组接,这些都是重要的内容。
而对于具有大量模型和材质渲染的三维动画,视听语言的重点更多的是围绕着如何利用三维技术制造绚丽的、引人注目的视觉冲击。
至于黏土动画、玩偶动画、剪纸动画等特殊效果动画,如何利用好其独特的技术则显得更为重要。
例如,定格动画的材质美、玩偶动画的表演特性,这些都是一个动画技术门类的独有知识特性。
所以这就导致了动画视听语言的学习只能进行一个相对共性的学习,到了实际应用阶段,则需要根据具体的项目情况由读者自行补课充实专业。
2.目标观众群体差异
不同观众对象的动画作品视觉造型差异明显。
目标观众群体的差异也直接影响着动画视听语言的呈现与评定标准。
在动画行业内,对于观众群体的区分是非常仔细的,通常2岁便是一个年龄划分阶段。
针对不同人群,作品呈现的视听语言效果也截然不同。
如果是给青少年制作的动画,就需要考虑到青少年的心理特征。
人物造型要做到“酷”
和吸引人,镜头节奏要相对较快,画面动作感较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