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波温在七八十岁的大部分时间都担任普林斯顿大学的校长,卸任之后,他加入了梅隆基金会。
2013年,在斯坦福大学组织的一系列演讲中,他提出在线教育可能治愈他在近半个世纪前发现的“成本病”
。
如果不堪重负的教育机构能把学生分流给在线教育,将可以减少教职员工的数量和相关开支,课堂也不会如此拥挤,最大的好处是,高等教育中的精英和平民体系从此得以融为一体,相辅相成:全国财力最雄厚的大学可以给他们那些不怎么受宠的同胞提供一些资源,同时也能在这个过程中精简自己的教学。
至于那些现在只能勉强维持的学校,它们可以使用在线课程资源,让学生享受到一流的教育。
(二)慕课为大学“输血”
20世纪以来新科技革命浪潮开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萌芽兴起,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一个全新的信息科技时代,即新媒体信息化时代,新媒体信息化运用新的高端技术迅速兴起和快速发展壮大,犹如一夜春风急速渗入人类所生活的社会场域的每个角落,其渗透力和生命力超强,可谓无处不在,牵动着每一个当今生活在社会场域里不管是群体还是独立个体的活动行为。
学校这座象牙之塔并非孤立存在的个体而与世隔绝,它是社会里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显不可避免地会受社会的影响。
知识如爆炸般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信息技术迅速猛增,应对知识时代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和异时空性,慕课乘机快速成长起来。
伴随着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和卫星技术等新型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借助互联网技术的慕课也快速发展,急速影响着传统大学的功能性转变,改变了传统大学传播知识功能的相对单一性。
现在的慕课能够提供多种多样的教育课程产品,以供学生根据需要和兴趣做出自主性的选择。
传统大学中,一般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什么,选择性较差,如果学生对某堂课不感兴趣,或是自认为此门课程没有帮助自己在某方面有所提升,往往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甚至某些学生还会采取不当措施来扰乱课堂,致使课程达不到教学质量的预期要求。
慕课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学校的功能形态,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性,呈现出大学更加开放的特性,体现出对大学生更多的开放性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功能的封闭性特征表现。
具体说来,开放,即任何人都可以免费参与到网络课程的学习中,慕课对学习者没有任何准入门槛,也没有地域的限制。
大规模,即课程在设计时要考虑到支持大量的参与者。
课程要素完整,即课程包括了学习目标、教学活动、学习活动、时间安排、练习和作业、学习评价、学习成果证明等。
慕课强调交互,尤其重视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开展同伴互助和同伴评价活动。
[2]这些都是传统大学难以企及的新型大学功能表征。
(三)50年后只剩下10所实体大学?
慕课在两三年的时间里蔓延至世界各国,得到大学领导人和学术界的积极认可和推荐,它被赋予了众望。
2014年6月20日,《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和中国移动学习联盟主办的“2014中国大学MOOC发展论坛”
上,专家们也是极为认可慕课教育的发展前景。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说:“慕课带来变化,比如,教室将成为学习的会所,集体做作业、答疑,教学和学校都在云端,学生与教师将互为师生。
学习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最主要是留学变得简单了,或者说不再有留学的概念:在慕课上学了几门课,通过了,考得成绩不错,麻省理工学院就可以发证书了!
它会带来大学功能的根本改变,大学今后会成为知识探索、知识验证以及考试认证的研究院、考试院。”
于是,有人认为,这些成果和相应的保障措施将会进一步地促成慕课给当今大学以庞大数量为主的结构体系构成极大的“威胁”
,以数取胜的大学存在形态将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一些在线教育的拥护者认为,慕课将会打破传统大学的“围墙”
,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网络来“进入课堂”
,享受全球最好的教学服务。
2014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研发的慕课平台“好大学在线”
正式上线,面向全球提供中文在线课程。
上海的19所高校还签订了慕课共建共享合作协议,建立学分互认机制,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跨校修读外校优质课程,并获得学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