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五在家里上常青藤
banner"
>
(一)教育面前,人人平等
教育公平问题历来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并且引起公众对教育不公平现象的急切关注。
近现代以来,随着各国社会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育公平问题吸引了社会各界和家长的高度关注。
教育公平从本质上来讲是确保人人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机会和履行相应的义务,也是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有效原则与有效依据。
然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兴起,信息社会的到来,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低成本但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养成成为各国竞争力的核心因素。
当今,任何发展中国家或发达国家都想通过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提升本国的竞争力。
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可谓来势汹汹,但教育资源依旧属于稀缺资源,这对众多发展中国家以及少数发达国家和地区来说挑战不小。
原因在于很多国家现有的精英高等教育,全部或主要由国家拨款运营,不收或少收学费,实际上更多的是为富裕家庭子女提供了几近免费的高等教育,号称“公平”
,就实质而言,已经存在严重的社会不公平问题。
同时,从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方面来看,全部依靠收取学费来维持办学经费并保证适当盈余,必将造成贫富人群因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差别而使不平等性进一步加大。
然而,事实证明,教育机会的公平,会促使每个人的潜能开发出来,尤其是使来自各种不同阶层和群体的人的潜能都有机会开发出来,从而最终改变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一类人的社会地位,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不和谐因素,使世界范围内所有的事物都处于有序的发展中。
于是,各国从法律法规方面给予了教育公平和平等的法律依据,并且在教育政策方面给予了教育公平高度关注,最终引导慕课教学形式全面发展开来。
(二)教育不公是一个全球性的烫手山芋
教育不公平现象并非一个国家所独有,也不是哪个国家所具有的特色问题,它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并不是发展中国家的特色“专利”
品,发达国家同样具有展现教育不公平的“权力”
。
具体说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富人与穷人、城市与偏远地区等之间的教育不公平问题越来越凸显,而中国存在明显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的问题,非洲、印度、中东地区的教育不公平问题也很严重,甚至像美国、英国这些发达国家也存在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众所周知,发展中国家存在教育不公平问题,而对于发达国家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就有部分人不大理解,因此下面就从德国和瑞士两个发达国家的教育政策来分析,进一步促使人们了解教育不公平问题同样困扰着发达国家(见表2-1)。
表2-1德国几个年份学生的家庭背景所占比例(%)
从表1-1可以明显看出,体力劳动者家庭出身的小学生1972年占德国小学生总数的59.5%,大学生所占比例则从1970年的12.0%上升到1979年的14.8%,高专生1979年为25.3%。
如果小学生的比例反映了不同阶层人口比例的话,体力劳动者约占人口数60.0%,其子女已占大学生人数的14.8%、高专生人数的25.3%,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进步。
同样,如果小学生的比例反映了不同阶层人口比例的话,从表1-1同时还可以看出,文官占人口约5.2%,但其子女却占大学生数21.7%、高专生为15.0%。
由这些偏向劳动人民和职员子女的教育政策就可以想象出问题缘由来,主要是教育不公平的严峻化问题的存在,使教育不得不偏向底层人民的受教育权利的一边,以政策的形式改变教育不公平的严重问题。
为了进一步理解发达国家的教育不公平问题,再来看推行教育民主化最有力的瑞典的例子(见表2-2)。
表2-2瑞典1971年各种家庭背景的学生接受义务教育后的去向百分比(%)
从表1-2可以明显地看出,熟练工人子女和非熟练工人子女上好专业的比例,远远落后于高级管理人员和中级管理人员的子女。
因此,从德国和瑞典这两个发达国家的例子可以看出,教育不公平问题的存在不分国界,全世界范围内都会有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发生。
实施和处理好现实社会中的教育不公平与机会不均等问题,毋庸置疑是一项防止市场经济条件下贫富差距扩大和造成社会两极分化的有效措施,是实现社会安定和长治久安的社会改造系统工程的一个极其重要并长期起作用的组成部分。
同时,它的实现必然是一个漫长的社会发展与改造的过程,它要求决策者高瞻远瞩,要求决策者不仅要从人的发展和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角度,而且还要从社会安定和长治久安、社会系统改造、政治文明建设等高度,看待教育和实施教育公平的政策的作用和潜力,一以贯之后才可见其功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