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我国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社会和各级领导对终身学习重要性、系统性的认识还需要提高。
至今,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将终身教育当作成人教育的倾向还普遍存在,学校教育系统对于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主动性亟待提高。
二是终身教育立法滞后,政策不完善,缺少有效的激励机制。
三是缺少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终身学习的质量需要提高。
四是各类学习资源不能融通、共享,大量闲置、浪费以及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的现象十分严重。
五是终身学习的技术、手段和方法还比较落后。
六是终身学习的理论研究有待于深化。
七是缺少各级终身教育宏观管理和综合协调机构。
能否解决好上述问题关系到我国能否逐步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三)慕课为终身学习提供平台
在当今的移动互联时代,时间和空间的隔阂,都无法再成为阻止人们学习的原因。
终身学习变得越来越容易和便捷,爱学习和会学习的人将能更好地进行自我培训。
有了慕课,随时都是学习的好时候。
对于慕课,一方面,在高等教育上可以大力推进高校慕课建设与慕课共享平台建设,实现高校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及学分互认,促进高校学生跨校选课,缩小高校校际教育资源差距,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动教育创新;另一方面,在继续教育上,可以大力促进基于慕课的继续教育发展,向民众提供优质继续教育慕课课程,让慕课成为民众学习知识和接受继续教育的主要渠道,打造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
据悉,上海市将依托上海学习网,推进上海市慕课的建设,拓宽终身学习渠道,让每一个上海市民都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
上海市将推进上海学习网的改造,面向不同用户,推出老年学堂、白领学堂、家长学堂和外来务工人员学堂,增强用户体验度和学习方便性,进一步推进各区县学习网的互联互通,实现网上学习资源的共建共享。
未来慕课教育的场景或许将如曾任北京大学校长助理的李晓明所描绘的那般:“刚开学时,北京大学某一门课,10万人选修。
课程结束时,通过考试的有1万人。
其中,北京大学在校生100人,他们得到学分,其他9900人分布在世界各地,得到课程合格证书。
为了在这个规模上把这门课上好,符合北京大学标准,需要的投入是1位主讲教师,3位辅导教师,5位助教。
学习是免费的,通过考试获得证书者也许需要付100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