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第二节洞庭湖区的治理与开发
banner"
>
一、洞庭湖湿地保护
因洞庭湖区地势平坦,泥沙大量淤积,逐渐形成了大范围的湖泊湿地,主要有敞水带、季节性淹没带、滞水低地等类型。
洞庭湖湿地是我国南方规模最大,保存也最完整的河湖湿地,被誉为“拯救世界濒危珍稀鸟类的主要希望地”
,并已载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
。
广阔的湿地空间为200多种鸟类和其他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越冬地与栖息地,其中包括30余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物种。
洞庭湖湿地有沼泽植物、水生植物1428种,它们构成了湿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共同维系着湖泊的生态平衡。
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洞庭湖已被分割成东、南、西三大部分,其湿地资源亦呈东、南、西三大片的分布格局(表9.2)。
东洞庭湖保护区位于长江中游荆江南侧,面积1289km2,包括东洞庭湖及其相邻地区。
1992年东洞庭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1994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12大国际湿地保护区之一,以保护珍稀水禽、涉禽及珍贵水生动物为主,被誉为“鹤之王国”
、“珍禽的乐园”
。
目前,保护区内有鸟类206种,其中珍稀鸟类有白鹤、白鹳、黑鹳、中华秋沙鸭等,珍贵水生动物有中华鲟、白鳍豚等以及1400余种水生和湿生植物。
南洞庭湖湿地和水禽自然保护区由沅江市、益阳资阳和赫山等组成,面积907km2,核心保护区80km2,湖洲芦苇240km2。
南洞庭湖湿地已被列入“国际湿地名录”
,以湿地和水禽保护为主体。
区内水**绵延,芦苇遍布,水禽资源丰富,秋冬时节,苇絮飞扬,万鸟竞飞,蔚为壮观。
西洞庭湖湿地位于常德市,面积383km2,以西洞庭湖为主体的湿地保护区,亦被列入“国际湿地名录”
。
区内有湿生沼泽植物120多种,鱼类119种,水禽80多种,主要有鹤类、鹭类、鸭类等。
洞庭湖湿地不仅拥有大量淡水资源、农产品资源和水产品资源,而且具有强大的生态调节功能和环境净化效益,在改善气候、减少侵蚀、调蓄洪水、促淤造陆、降解污染物、美化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洞庭湖是一个丰富的遗传基因库,对于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具有难以估量的重要价值。
洞庭湖湿地保护要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扩大湖泊湿地面积,杜绝盲目围垦造田。
(2)重视湿地资源保护,尤其是水生生物和珍稀鸟类生境及物种基因库。
(3)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建立湿地研究基地,动态监测湿地资源。
(4)发展湿地生态农业,适量开发水生植物资源。
(5)加快湿地污染治理,发展生态农业,控制工业污染,实现清洁绿色生产。
(6)发展湿地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
表9.2洞庭湖区面积10km2以上的湖泊
二、血吸虫防治
洞庭湖是我国血吸虫疫病危害地区之一。
经过多年治理,情况显著好转,但仍有钉螺面积1750km2,其中易感染地带354km2。
由于湖区经常泛滥,钉螺反复扩散,导致钉螺危害有蔓延的趋势,直接威胁到湖区人民的身体健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