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第三封上海日翁书
banner"
>
——正德十四年(1519年)
寓吉安[1]男王守仁百拜书上父亲大人膝下:
江省之变[2],昨遣来隆归报,大略想已如此。
时宁王尚留省城,未敢远出,盖虑男之捣其虚,蹑其后也。
男处所调兵亦稍稍聚集,忠义之风日以奋扬,观天道人事,此贼不久断成擒矣。
昨彼遣人赍檄[3]至,欲遂斩其使,奈赍檄人乃参政季斅[4],此人平日善士,又其势亦出于不得已,姑免其死,械系之。
已发兵至丰城诸处分布,相机而动。
所虑京师遥远,一时题奏无由即达。
命将出师,缓不及事,为可忧尔。
男之欲归已非一日,急急图此已两年,今竟陷身于难。
人臣之义至此,岂复容苟逃幸脱!
惟俟命师之至,然后敢申前恳。
俟事势稍定,然后敢决意驰归尔。
伏望大人陪万保爱,诸弟必能勉尽孝养,旦暮切勿以不孝男为念。
天苟悯男一念血诚,得全首领,归拜膝下,当必有日矣。
因闻巡检便,草此。
临书慌愦,不知所云。
七月初二日。
释读:含冤赋闲转败为胜
写这封家书时,阳明四十八岁。
过往七年间,他几次剿匪,屡建奇功,官位虽是节节高升,但每结束一场战役,他就给皇帝上疏,希望批准自己辞官养病。
正如这封家书所言“欲归已非一日,急急图此已两年”
。
屡次请辞而不准,迫不及待想回家的王阳明,结果突然摊上了大事——宁王反了。
得知宁王造反的消息时,王阳明正和江西两个大名士谈天喝茶,名士们瞬间就蒙了,惊慌失措,王阳明虽已“每临大事有静气”
,但即便再怎么“不动心”
,也要面临接下来“怎么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