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第十五封寄伯敬[1]弟
banner"
>
——嘉靖四年(1525)
前正思辈回,此间事情想能■悉。
我自月初到今腹泻不止,昨晚始得稍息。
然精神甚是困顿,更须旬日,或可平复也。
此间雨水太多,田禾多半损坏,不知余姚却如何耳?穴湖及竹山祖坟,雨晴后可往一视。
竹山拦土,此时必已完,俟楚知县回日,当去说知。
多差夫役拽置河下,俟秋间我自亲回安放也。
石山翁家事,不审近日已定帖否?子全所处未必尽是,子良所处未必尽非,然而远近士夫乃皆归罪于子良。
正如我家,但有小小得罪于乡里,便皆归咎于我也。
此等冤屈,亦何处分诉。
此意可密与子良说之,务须父子兄弟和好如常,庶可以息眼前谤者之言,而免日后忌者之口。
石山与我有深爱,而子良又在道谊中。
今渠家纷纷若此,我亦安忍坐视不一言之?吾弟须悉此意,亦勿多去人说也。
八弟[2]在家处事,凡百亦可时时规戒,俗谚所谓“好语不出门,恶言传千里”
也。
六月十三日,阳明山人书寄伯敬三弟收看。
释读:家庭和睦邻里相亲
这封家书开头,王阳明先交代了自己的近况:“腹泻不止……精神甚是困顿……”
身体和精神都不佳,稍有好转便给身在余姚的弟弟写了这封信。
写这封家书时,王阳明54岁了,大部分时间住在绍兴,这一年夫人诸氏离世,也是这一年,礼部尚书席书力荐阳明入阁,没有成功。
王阳明终究没有当成宰相,迎来的是讲学的高峰。
九月回余姚后,决定每月在龙泉寺中天阁讲学四次,十月,创立阳明书院于越城西(山阴东)。
这一年他还应门人绍兴知府南大吉邀请为蕺山书院撰写《尊经阁记》,收录于《古文观止》。
王阳明在这封家书中跟弟弟说,绍兴近来多雨水,田地多半损坏。
他牵挂老家情况,还特意交代弟弟雨后要去余姚竹山祖坟看一圈。
还说自己秋天时,要亲自回去料理。
家书中,王阳明不仅惦记着自家祖坟,对家族中人也关怀备至,就连朋友的家事也牵挂在心。
这封家书其实是封协调信,书中后半部分他委托三弟伯敬帮他出面调解朋友的家庭纠纷,期望其家族能达成和解,和睦相处。
亲戚朋友的家事,插手即是两难。
调解别人的家庭矛盾,搞不好的话,往往会落个爱管闲事的骂名,时常还两边不讨好。
中国人习惯了吃瓜看戏,哪怕是自家邻里的事,能不掺合就不掺合,能不说就不说。
而王阳明遇到这样的事却说:“我亦安忍坐视不一言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