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附录二阳明小传——圣贤相传一点真骨血
banner"
>
生活在“习惯”
这个粘性隧道中的人们,举烛擎灯,也不过弄出点萤火寸光来。
只有从隧道中爬出来才能到达“天光大开”
的境界。
这个由传统造就的隧道有地心一样的吸引力,想主动爬出来者少,被打出来的多。
公元1506年,著名荒唐皇帝朱厚照(正德)登大宝成为这个泱泱大国的圣上,不但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还拥有不容置疑的“英明”
,即便他刚刚十五岁,却已荒**得登峰造极了。
他自然没有兴趣主持国家日常工作,说了算的是大太监刘瑾。
言官要批评他们,他们便说言官在侮蔑皇帝,而犯上是要坐班房、杀头的!
这里面的“为什么”
就是因为谁有权谁有理。
当然若倒过来:有理才能有权,则正德当不了皇帝,刘瑾也当不了秉国太监。
自然皇帝是奉天承运的,太监做皇帝的法人代理又是惯例。
于是,留都南京的言官戴铣、薄彦徽等二十余人因上意见书而忤旨,刘瑾派锦衣卫将他们全伙拿下,打入囚车,押解入京。
三十五岁的王守仁,为使“吾皇万岁万万岁”
,上了一道《乞宥言官去权奸以章圣德疏》,作为一个兵部武选清吏司的主事,此举纯属多余,这且不说,要命的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权奸正日炙中天,他偏要权奸去位,这不是灯蛾扑火吗?这个问题跟“科学家要不要救火”
一样,从事情的效果看,显然是犯傻;但从伦理原则上说,不去救便泯灭了良知良能。
王守仁若不是挺身而出的那种人,便不可能开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英雄豪杰的“阳明学”
了。
王守仁自知“承乏下僚”
,越职言事,犯有僭言罪,但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办法,说自己看见圣上号召“政事得失,许诸人直言无隐”
才为了“章圣德”
而来逆拂龙麟的。
他虔诚地希望这位生于深宫、长于妇人的皇帝能够明白头脑与耳目手足的关系,君作为“元首”
不应该使耳目壅塞使手足痿痹。
戴铣等拿着“提意见”
的薪水,“以言为责”
,即使说错了,也不该“拿办”
,这样才能开“忠谠之路”
。
现在倒好,大小臣子都认为拿办他们是不合适的,但没人敢跟陛下说,他们并非没有忧国爱君之心,只是怕重蹈戴铣们的覆辙,不但于国事无补,反而增添陛下之“过举”
。
而且从此以后,虽有危及国家的事情,也没人敢跟陛下讲了。
所以,请陛下“追收前旨”
,“扩大公无我之仁,明改过不吝之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