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附录三如何评价王阳明这个人?
banner"
>
他长得很瘦,面部表情谦和,晚年步履形态像鹤,气韵更像鹤。
反应极快,说话却不急,常常在不同意的时候,先笑一笑,沉一沉,再说出自己要说的话。
譬如,遇见多年不见的老朋友,过去常常辩论,朋友就赶紧翻本子找当年的话头。
阳明就是笑一笑、沉了沉,不急不缓地说:“吾辈此时只说自家话罢,还翻那旧本子作甚!”
他是个有讲学强迫症的人,逢人便讲,有人劝他何苦这样,他说:“我如今譬如一个食馆相似,有客过此,吃与不吃,都让他一让,当有吃者。”
学生把他当成神,但是家里人不觉得他了不起。
他的亲弟弟们、众兄弟们似乎不把他的话当回事,他过继的儿子逆反他那一套,他夫人与他脾气不和,他和夫人之间是常规的那种不和,他好像一筹莫展,他活着没有协调好,死后立即乱成一锅粥了。
他的良知万能论在皇帝、太监、阁臣、老婆、孩子那里都没有多少能为——千万不能因此否定良知学说,千万。
而且他也不是一个不顾家、没有管家能力的人。
他小时候过苦日子,一个塾师的孩子,跟着父亲蹭饭吃、蹭课听,受后娘的虐待,形成他一种穷苦孩子对家庭的重视感。
事实上,他非常顾家、善经营治理家产,打完宁王在家建了50多间房子,他那新建伯府邸是相当壮观的(用俸禄盖不起来的)。
只是对家人不能用谋略、或者说什么谋略也不管用,他就别无长策了。
从出征思田写的家书里看,他对不服从的仆人也只有打与罚。
他肯定不是个“老好人”
,是望之厉即也温型的。
他的气场很大很重,也在待人接物上做工夫。
束景南《王阳明散佚语录辑补》载:
一日寓寺中,有郡守见过,张燕行酒,在侍诸友弗肃。
酒罢,先生曰:“诸友不用功,麻木可惧也。”
诸友不达(理解),先生曰:“可问王汝止。”
友就汝止问,汝止曰:“适太守行酒时,诸君良知安在?”
众乃惕然。
一个俗而又俗的日常应酬,他的学生没有当回事(“弗肃”
)。
阳明火眼金睛,提到用功不用功的高度,学生觉得委屈,悟性极高的王畿点出了要害:良知安在?海德格尔说的“在”
与“不在”
,就是这种“安在”
之“在”
——接通意义之“在场”
。
由此可知,良知是知良,其反义词是:麻木不仁(包括逻辑理性),但绝不是让人仔仔细细地当好小市民。
阳明先生曰:“雉鸡终日萦萦,无超然之意。
须是一刀两断,何故萦萦如此,萦萦地讨个什么?”
阳明先生曰:“大世界不享,却要占个小蹊小径子;大人不做,却要为小儿态,惜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