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第二节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banner"
>
——我的世界我分析
电影《哈尔的移动城堡》的一个画面,苏菲在打扫卫生的时候把哈尔浴室里的魔法弄乱了。
哈尔洗完澡之后发现自己漂亮的金色头发不见了,被他与生俱来的黑色头发取代,情绪崩溃瞬间成为一摊要溶化消失掉的灰色黏液,陷入了自我毁灭模式中。
他说:“不美了,活着就没意思了。”
电影中的哈尔是一位年轻的超级魔法师,是一位有着金色头发的英俊美男子,他的出场永远是闪闪发光,可以掳获无数少女的心。
可以说,哈尔是一个意象的代表:能力强大的具有颜值担当的并且是风度翩翩、十分有魅力的一个美男子。
他象征着我们一般渴求的超强的能力与外表。
用心理学的话来说是“理想的自我”
。
哈尔是极为追求完美的,同样也是极其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的,因此他看起来很优秀。
然而一切的一切不过是他在掩饰着他华丽的外表之下,那个容易焦虑特别脆弱的真实自我,他有一个极为缺乏安全感的内在自我(可称之为内在孩子)。
这个自我很难被我们自己完全认知。
原因在于,我们在最初展露自己真实人格的过程中发现,“真自我”
经常会与社会的期望、价值、标准相悖。
同样,大学时代是自我意识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自我意识问题出现最多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大学生们有着自己的鲜明特色。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征
由于大学生所处的生存环境、知识背景与其他同龄人不同,其自我意识的发展出现许多不同的特点。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水平,一般以其自我意识中各要素是否协调发展为主要评价指标。
如果各要素发展协调一致,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就高;反之,自我意识发展水平就低,或有可能出现障碍。
我们从大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等要素的发展,来分析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征。
(一)自我认识自觉、符合实际,具有客观性
为认识自我,大学生不仅积极主动地把自己和周围的同学、教师或心目中成功人士、英雄人物,特别是社会推崇的优秀的同龄人进行比较,而且还经常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经验,对自己的思想、学习、工作、品德、成长等情况进行独立的分析和判断。
同时他们对心理学的讲座、书籍、调查与测试等表现出较高的热情。
如针对生理自我,他会自问,“我的身体健康吗”
“我的容貌端正吗、身材优美吗”
。
针对社会自我,他会反思,“别人尊敬我吗”
“我在群体中的作用和地位如何”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