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第三节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调适方法
banner"
>
——做网络世界的主人
小许,23岁,某高校三年级学生,来自西部的一个小山村,父亲在一次车祸中摔伤,瘫痪在床,家庭十分贫困,全家的主要收入靠母亲的务农。
但他从小学习成绩优异,高考结束后被一所名校录取,上大学的资费由村民们自发捐款凑齐。
上大学后,他发现自己与其他同学有着太多的差距,如普通话不标准、性格内向、经济贫困等,这些都令他十分自卑,上课无法集中精力,心中烦闷,他恨不得自己像乌龟一样退缩起来不要见人。
于是他选择通过网络游戏来逃避现实世界。
他在网络世界中尽情宣泄心中的郁闷,想找回那久违的自信。
但事与愿违,他因此一发不可收拾,蜷缩在网络世界中不愿意回到现实。
辅导员通过各种方式联系到了他的家人。
家人、族人十分震惊。
坚强的母亲当即安排好亲戚照顾他的父亲,变卖家中一些值钱的东西,再向邻居借了点儿钱,收拾简单的行李赶到他的大学。
见到母亲时,小许惭愧不已,哭倒在母亲的怀里。
母亲一边抱着孩子哭泣,一边想着如何帮助孩子摆脱网瘾。
贫穷但坚强的母亲渐渐冷静下来,擦干眼泪,告诉孩子,自己要陪他上大学。
随后,母亲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潮湿阴暗的地下室,并在附近的建筑工地打临时工,开始了陪读生涯。
她没有文化也不会讲大道理,只是用博大的母爱、自己的拼搏和求助老师同学不断地激励孩子面对困难,战胜网瘾,重新证明自己。
刚开始时,小许还是难以克制网瘾不时偷偷去上网。
母亲知道后,没有责骂孩子,她对孩子说,网瘾就像犯了一种病主要靠自己增强抵抗力。
病发了,忍忍就过去了。
她鼓励孩子用好山里孩子的坚韧品质,想想大山,想想瘫痪在床的父亲,想想在高楼烈日下绑钢筋的母亲。
她用自己的心灵与孩子进行不断的沟通。
与此同时,她真诚地请求小许的老师、同学一起帮助小许走出困境。
在母亲的努力下,在老师的关爱、同学的友爱唤醒下,渐渐地,小许从网瘾中走了出来,开始融入大学的学习生活,渐渐地又找回了自己,人生航船重新起航。
网络成瘾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而且具有一定的顽固性。
陈淑惠教授认为,网络成瘾要符合5个诊断标准:①强迫性上网行为——一种难以自拔的上网渴望与冲动;②戒断行为与退瘾反应——如果突然被迫离开电脑,容易出现挫败的情绪反应;③网络成瘾耐受性——随着网络使用的经验程度的增加,原先上网得到的乐趣与满足感,必须通过更多的网络内容或更长久的上网时间,才能得到与原先相当程度的满足;④人际及健康问题——因为滞留网上时间太长,因而忽略原有的家居和社交生活,和家人朋友疏远,耽误工作或学业;为掩饰自己的上网行为而说谎,身体出现不适反应;⑤时间管理问题。
本案例中的小许之所以成功地走出网络成瘾,在方法上是值得总结的。
一是良好的亲子关系是解决网络成瘾的一剂良药。
小许因为上大学出现适应困难,从而进入网络世界逃避现实,沾染上网瘾。
他的母亲不是一味抱怨、六神无主,而是敢于面对困境、挑战命运,用自己的坚强和真诚全力解救迷失网络的孩子。
二是母亲把对孩子的真爱化在行动中,不言放弃,充分相信自己的孩子,不断与孩子进行理性的心灵沟通。
三是母亲不仅自己不断帮助孩子梳理人生的道路,而且善于借助学校老师、同学的力量一起行动,形成强大的合力帮助孩子共同面对网瘾。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是影响大学生正常学习、生活,伤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