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行当有啥用
banner"
>
行当是京剧一种总的表现方法。
生活中人海茫茫,世界几十亿人口,绝找不到两个完全一样的人。
戏剧舞台上也是人海茫茫,也应该找不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人。
怎么去扮演茫茫大海中的这一个具体的人呢?不同的艺术有不同的办法。
话剧、电影的办法是“一步到位”
。
就是说,演员在接到剧本之后,要认真研究自己即将扮演的那个人物,研究他在一个什么样的矛盾当中生活,研究他怎么样对待周围的人和事,最后得到了怎样的结局。
演员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去设想人物的性格神态,去设计人物的习惯动作,要琢磨他在进入“这一剧本”
之前有哪些经历,必要时要替人物写一本“自传”
。
这样,上台演出时就感到心里有底。
甚至还要设想闭幕之后,这个人物应当向何处去,他的人生最后的结局又在哪里?应该说,这些问题不是那么好想的,或者说,不是坐在家里就能一一想清楚的。
那又怎么办?办法也有,“深入生活”
,到生活当中去寻找。
20世纪50年代初期,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排演老舍先生的话剧《龙须沟》,总导演焦菊隐先生指导演员深入生活,扮演程疯子的于是之当时还很年轻,尽管自己身上确有一些和程疯子的相似之处,他还是遵照焦先生的指示,一再深入到北京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当中,去寻找这一个人物的踪影。
他“七拼八凑”
(——这绝不是贬义词,鲁迅先生也说过自己写小说时,要把不同地区人物的不同装饰、不同特征“合并”
到一起的话),最后终于扮演出一个活灵活现的程疯子。
后来,他坚持这一创作方法,又陆续创造出老马(《骆驼祥子》)、王掌柜(《茶馆》)等一系列人物形象。
应当说,这一种创作方法已成为整个话剧、电影界的习惯性做法。
大家都知道青年电影演员张丰毅吧?他就用这种方法先后创造出祥子(电影《骆驼祥子》)、傅冬(电影《龙年警官》)、韩信(电视连续剧《淮阴侯》)等生动而又绝不雷同的人物形象。
话剧、电影这种“一步到位”
的创作方法,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呢?先说缺点:它的成活率低。
你想,扮演对象如果是演员所不熟悉的,演员即使通过短期的深入生活,也很难把这个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
每一个人的经历和才华都是有限的,演员也是人——甚至也是和咱们一样的普通人,他又怎么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把一个完全陌生的形象树立起来呢?而现在排演话剧和拍摄电影的周期都比较短,剧本发到演员手里,容不得演员仔细思考,马上就要进排演场或者上镜头,没有时间等演员慢慢想、慢慢琢磨。
但是也有优点。
如果演员本身的素质就接近所扮演的人物,也有一些生活方面的积累,那么,接到剧本之后,经过短期的生活体验,也许就又能有新的发现,或许就能“一步到位”
,把真正体现着个性光辉的人物形象,一下子就“端上”
舞台、银屏,让观众感到真实无比。
往往由同一个演员扮演的不同人物,能够真实到掩盖了演员个人面目的地步。
比如话剧演员于是之,他扮演的程疯子、老马和王掌柜,一个赛一个的“活泛”
,一个赛一个的真实,观众一见到这些形象,一下子就分别进入到他们各自活动的天地之中,而完全忘记了演员——忘记了是由于是之扮演的这一事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