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邻居家遇到了盗匪打劫,马上让他从墙上翻到自己家来躲避一时,这是北京人独有的豪爽特色。
别看虽然都叫做“胡同”
,可面目大不一样。
有的车水马龙,路面整齐;有的则行人稀少,坑洼肮脏。
显然,北城比南城的胡同体面。
可也奇怪,无论你在哪条胡同居住,很少有愿意搬家的,因为只要和街坊“处”
好了,就能获得一种说不清的安然舒泰,往往比挣多少钱还强。
所以北京人在一个胡同连续住上多少辈儿的并不少见。
尤其是一些手工艺的艺人(也包括梨园的伶人),大多聚集在宣武区菜市口附近的几条胡同中。
他们打小就能看到本门本业的英雄豪杰出出进进。
想学点“真格的”
,一迈腿就进了人家的门。
请教完了,说不定还要吃人家一碗炸酱面。
从长远点说,给这些行业人物写家谱,派个有墨水儿的人住进来,挨门挨户一打听——也就齐了。
有没有想通过搬家另拣“高枝儿”
的?当然有,要么是这家的老人经济上发达了,想让自己家下辈子改换一下风水,于是把最称心的孩子年纪小小就派出去读书,然后尽可能升学——能“升”
到哪儿就算哪儿,最后等他独立成人,自然会在外头“闯世界”
,再也不会回来寻找原先的破家了。
在胡同住久、住熟、住自由了的人,一般被社会称为“胡同串子”
。
这跟梨园称呼一些把舞台琢磨透了的人是“戏虫子”
、“戏篓子”
差不多。
如果他总在一个地方待下去,那他就永远只能还是他自己,永远也不大可能进步。
可如果他一旦从胡同勇敢地走出去了,甭管他走得多高多远,他一旦消闲、静默下来,心中又必定泛起对于胡同的阵阵暖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