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并自任会长。
在塞纳省贫民救济会的赞助下,1826年,帕斯特莱领导妇女会创办了法国最早的托儿所,收容儿童80名。
柯夏(J.,1789—1841年)是巴黎第12区的区长,热心支持学前教育,他曾花了两年时间到英国考察幼儿学校。
1828年,他在巴黎创办了第一所日间看护中心“模范托儿所”
。
他还积极协助帕斯特莱夫人领导的妇女会开展托儿所运动,并在理论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柯夏著有《托儿所纲要》,提出了较为系统的托儿所教育理论,他指出托儿所是最有效的公共贫民救济设施和儿童教育设施。
无论对于国家还是对于民众来说,托儿所都有重要的意义。
柯夏提出的托儿所的教育内容把宗教和德育摆在首位。
此外,在智育方面,柯夏受到威尔德斯皮恩幼儿学校的影响,主张“百科全书式”
的知识教育,包括读、写、算、几何、地理、历史、博物和图画等。
这同当时初等学校的教学内容几乎完全相同,只有程度上的差别,在教育方法上提倡人道主义态度,反对体罚。
马尔波(F.Marbeau)也是一位关心学前儿童保育和教育问题的巴黎政府官员。
1844年,他创办了第一所婴儿日间看护中心,以年龄较小的乳婴儿为对象,以满足社会需要。
他还著有《关于婴儿托儿所》的小册子。
在马尔波创办婴儿托儿所之后,各地陆续出现了类似机构。
他的有关主张不仅在当时的法国社会受到欢迎,还对欧美各国产生一定影响。
(三)母育学校
1881年8月2日,法国政府发布政令,将各种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统一为“母育学校”
(maternalschool),并沿用至今。
该政令指出:母育学校以实施“母性养护及早期教育”
为宗旨,对全体儿童进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母育学校招收2~6岁儿童,并根据年龄发展阶段编班。
保育内容包括:道德教育初步原理、日常生活知识、语言训练、绘画、读写算初步知识、博物、唱歌和体操。
教学方法强调直观和利用实物。
1881年的政令在法国近代学前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统一了各种幼教机构的名称,将母育学校纳入公共教育系统,使其由目的在于看护的慈善性质的机构,转变为目的是看管和教育的国民教育事业。
这是至今依然存在的法国幼儿教育观,此外,1881年的政令以年龄编班取代了以往带有封建色彩的按性别分班,并以道德教育代替了以往的宗教教育,该政令的颁布意味着法国近代学前教育制度基本确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