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随着英国妇女就业人数和人们工作时间的增加,要求社会帮助解决幼儿的托管照料问题日益突出,10年前,英国妇女参加工作的比率在欧洲是最低的,但现在有5岁以下孩子的妇女参加工作的百分比从那时的32%上升到51%。
人们的工作时间也在增加,1998年,84%的男性和45%的女性每周工作时间超过40小时,还有30%男性和10%女性每周工作时间要超过50小时。
但是现在托幼机构明显不足,也不能提供家长们所需要的“全包型”
(包括放学前后和假期)的托管服务,能提供这种服务的通常都是私立机构。
4.费用高
英国的托幼服务费用在欧洲各国中是最高的,父母一般须自己支付托幼服务费用,只有那些被认定“处于危境”
的儿童才能获得政府的资助。
托幼服务供需之间的巨大矛盾和昂贵的托幼服务费用,成为英国政府实施鼓励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和保障家庭拥有健康生活政策的直接障碍。
5.体制不统一
主要是儿童的照看和教育在体制上分裂。
学前儿童特殊的身心发展特点要求托幼机构必须把照看(care)和教育(edu)整合起来。
由于英国托幼机构的双轨制传统以及其发展源流的多样性、行政管理体制的特殊性,英国托幼机构分裂为教育和照看两个体系。
一般来说,属于照看体系的托幼机构提供的服务时间较长,较能够配合家长工作的时间,但不能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教育;属于教育体系的托幼机构大多是非全日制的,但能为儿童提供较好的教育,适合那些母亲不参加工作的家庭。
为0~3岁儿童提供的托儿服务由社会保障部门管理,照看3~5岁儿童的托幼机构则由教育部门管理;有关学前教育服务的政策主要由地方当局制定,地方当局为托幼机构提供资金并决定由哪个部门(健康或教育部门)来具体管理这些机构,照看和教育在体制上的分裂造成了英国学前教育服务内容和标准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使英国学前教育服务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
托幼机构内部的从业人员也有照看系列和教育系列之分,不同系列的从业人员在职前培训、资格要求、晋级、薪水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别。
(四)特点与启示
英国学前教育表现出与其他欧美国家明显不同的特点:第一,幼儿教育和学前教育在英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幼儿教育通常指的是7岁以前的儿童教育,属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
学前教育则指义务教育开始年龄5岁以前的儿童教育。
第二,英国的幼儿教育现在仍存在着双轨制。
一轨是为上层子弟开设的旨在升入预备学校的私立幼儿园;另一轨是幼儿班和幼儿园。
第三,英国学前教育在宏观管理体制上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注重通过立法和报告等形式规范幼儿教育的发展。
英国中央一级的教育和科学部只制定学前教育课程的方针,地方教育当局根据中央的方针结合本地的特点制定课程目标和纲要,各保育学校及保育班则将地方当局的课程目标和纲要作为各自学校设计课程的依据。
根据自由主义的原则,英国教师在教学方面有很大的自主权,虽然当代英国受到西方各国成绩考评的压力,加强了对课程管理,注重教育达标率,但学前教育的课程仍相对比较宽松。
第四,家长对幼儿教育的积极参与是一大特色。
家长可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幼儿教育工作和学校管理,教育方面的人士常就其子女的教育和整个学校的教育问题与家长进行交流,这样可充分结合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优势,有利于儿童更健康地发展。
第五,在幼儿园和幼儿班不进行正规的课堂教学。
日常的活动是在教师领导下的唱歌、跳舞、游戏、绘画,讲故事等,非常重视儿童优良的个人习惯和社会习惯的训练以及身体的发育。
总的来说,英国的学前教育发展是十分缓慢的。
据1971年统计,5岁以下儿童的入园率仅占同龄儿童的35%,1980年,入园儿童只占2~5岁学前儿童的18%。
这和英国经济的不景气有关。
这说明,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总水平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