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三小时后,此人终于获救。
(二)强调历史眼光
诚如太白所言:“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新闻作为“写作明天的历史”
,倘若缺乏历史意识,如何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呢?因此任何新闻都不可缺乏历史思维。
重大灾难与危机,由于影响深远,历史元素更为重要。
新闻媒介对突发重大事件的追踪,帮助人们全面、准确地知晓震撼性事件产生的原因,认清形势发展的严峻。
同时,媒介也需要帮助人们正确理解事件的意义,尽力消减社会恐慌,鼓励人们勇敢面对困境。
而历史眼光,是完成上述任务的一种重要策略。
《瞭望东方周刊》的一篇稿件这样写道。
有多少海啸可以重来
于达维
海啸预报比地震探测还要难
2004年12月26日上午,圣诞的快乐骤然被印度洋的巨浪淹没。
南亚清晨煦暖的阳光,照见了人类的生命和人类所自豪的文明在自然界面前的无比脆弱。
许多人一生,可能也就见过这么一次海啸;见过一次,还没来得及认识,也许就再也没有机会见第二次了。
最严重的海啸由小行星撞击造成
海啸是一种破坏力极大的水体运动。
海啸发生有多种原因,海底地震、海底火山爆发、大规模海底滑坡都会引发海啸,其中最严重的就是海底地震。
不过,并非所有的海底地震都会引发海啸。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徐锡伟副所长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能引发海啸的地震,首先是发生在海里的大地震,而且必须是具有垂直运动的逆冲构造型地震。
其特点是断层面上部地壳向上移动,下部下降,以垂直运动为主。
上部在抬升过程中把海水向上抬,同时又在逆冲方向推动海水做水平运动,从而形成破坏力极强的海啸。
这次地震是典型的逆冲型地震,发生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间边界地震带东南段的印尼苏门答腊岛西侧,是印度洋板块向下插入南亚板块,并把南亚板块抬起的结果。
其实这个运动是一直持续不断的,有一种观点认为苏门答腊岛就是类似的无数次地震位移累积、叠加的结果。
这次地震引发的海啸是不间断的运动中一次忽然的爆发,东侧向上抬升,把水体往西方向冲。
美国地质勘探专家肯·哈德纳特表示,根据震波模型推测,苏门答腊岛西南的一些岛屿可能向西南方向位移了20米左右的距离,苏门答腊岛西北角可能向西南方向位移了36米。
“可能造成最严重海啸的,是小行星或者彗星撞入海洋,其能量可能达到印尼这次海啸的几万倍,波高几百米。
这样的海啸将把所过之处的沿海城市完全摧毁。”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海洋环境预报室副主任于福江说。
更大的危险存在于太平洋
“在太平洋发生大海啸的可能性其实要比印度洋大得多,每10年就有1次到2次。
太平洋板块从印度尼西亚东部到日本,直到阿拉斯加,然后到智利,整个环太平洋地区都是海啸的多发区域。”
于福江研究员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