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我们先到国家电台和电视台的所在地看看,然后去内政部、外交部,最后去陆军司令部。”
此后,我们的车一路上都没有遭到阻拦,顺利地从电台、电视台绕到内政部、外交部,又原道返回到达陆军司令部的门口。
陆军司令部门口也有坦克把守,但看上去军人对记者比较宽容。
10多名当地电视、报纸记者三三两两地围在一起,互相交流前一天晚上发生的情况,士兵也不加干预,只是荷枪注视着,对新来的记者则要检查证件。
我加入了记者交谈的小圈子,渐渐地对前一天晚上的事变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
昨晚9时,曼谷市区灯光闪烁,车来人往。
然而,位于大城路的国防部长官邸却格外宁静。
朦胧夜色中,一队士兵静悄悄地围住了官邸的小楼。
此时,61岁的总理兼国防部长、陆军总司令炳·廷素拉暖正在官邸的小楼上处理政务。
几个军官推门而入,其中有第四骑兵团团长马依上校、第二步兵团团长巴乍上校等少壮派头目。
他们要炳总理作出选择:要么参加政变,宣布推翻自己的政府;要么辞去总理职务,交出政府权力。
在泰国,虽然早已实行了君主立宪制,但王权至今仍是至高无上的。
如果没有国王的认可,任何政变都难以成功。
炳总理巧妙地利用了泰国政坛这种特殊权力制约结构,以此次举动要谒见国王恩准为由,乘小汽车紧急进入位于曼谷市内的王宫禁地,并留在宫内。
陆军司令部门前的记者越聚越多。
杨木要回分社组织报道,我留在那里继续采访。
一位德国女记者直到上午9点多才赶到现场。
一见面,她就懊悔地说:“听到电台广播政变的消息,我想起今天是‘愚人节’,以为是电台的恶作剧呢。
幸亏我是杂志的记者,否则肯定要被解雇了。”
整个上午,以陆军上将讪·集巴滴马为首的政变集团没有向记者发布任何消息。
然而,在这段时间里,被政变集团占领的电台、电视台却不断重复播出一个又一个的命令和通告,称炳总理已辞去总理和陆军总司令,企图告诉民众,政变已经成功。
但是,刚刚进入下午,记者中就传出这样的消息:国王和炳总理已经到达泰国的东部城市呵叻,组成了维护国家安全联合总指挥部,并亲任总指挥。
一些带着收音机的记者立即调试不同频道,设法收听呵叻电台的新闻,但由于信号太弱,在曼谷很难收到。
下午3点多钟,从呵叻传来消息,炳总理已在呵叻电视台露面并发表讲话说他仍是总理和陆军总司令。
国王同炳总理一起赴呵叻的消息也得到了证实。
1981年4月2日,泰国“革命团”
成员巴乍上校在王家田演讲,解释政变目的,表示要与政府军抵抗到底(新华社马胜荣摄)
此时,记者中议论最多的是双方是否可能开战。
曼谷市周围地区有部分支持政变的部队,呵叻地区则是忠于炳总理的部队。
双方实力相当,若开战必有一搏。
但是,直到4月1日的深夜,双方只加强了“电波战”
,没有武装部队调动的消息。
第二天一早,我和另一名记者又赶到陆军司令部。
由于陆军司令部事实上已成为政变集团的指挥部,所以记者主要集中在这里采访。
刚到那里,一位同军方关系密切的泰国记者就对我说:“海军和空军已明确表示支持炳总理,他们所属的电台、电视台开始转播呵叻电台、电视台的全部节目。”
从实力上讲,泰国陆军举足轻重,海军和空军力量有限。
但是,由于空、海两军电视台、电台在“电波战”
中助了炳总理一臂之力,政变集团在宣传上已从优势逐渐变成劣势和守势。
我借了电话,向分社报告了解到的情况。
突然,天空响起了飞机的轰鸣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