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除了突发事件,有的记者对他认为有可能发生重大新闻的领域进行长期的、耐心的跟踪和调研,凭借平时的积累,在一些地方发现蛛丝马迹,再深入探究,最终发出独家新闻。
日本经济新闻社1982年3月发表的关于日本第一大汽车公司丰田和美国第二大汽车公司CM(克莱斯勒)联合生产的消息就是这样的例子。
1981年7月,记者根据对日美汽车业的研究分析认为,丰田和CM发展趋势有可能导致它们联合。
于是,他们对这两个公司进行细心观察。
就在丰田负责汽车贸易的会长于美国女子网球比赛颁奖大会之机赴美时,记者们嗅出了一些“异味”
。
会长在纽约的行踪受到关注。
很快传来消息,会长悄悄访问CM,与CM董事长进行了会谈。
但丰田解释说,这只是礼节性的拜访。
但记者们不这么认为。
他们仍沉住气,继续观察。
在日本和美国的记者分头紧盯两家公司首脑的一举一动。
最终,他们终于在第二年年初及时采访到了两大公司联合的独家新闻,并因此获得了1982年日本新闻协会报道奖。
这条独家新闻从酝酿到发表历时十个多月,是记者坚持不懈的产物。
六、要有非凡的应变力和行动力
报道独家新闻,需要记者机智、果敢、迅捷,具有非凡的应变能力和行动力,否则很难成功。
20世纪20年代,美日之间只有一条海底电缆。
华盛顿会议通过《九国公约》当天,日本的《朝日新闻》和《每日新闻》同时得到公约文件。
《朝日新闻》的记者脑子转得快,立即摘出最重要的章节送电报局拍发,然后递上一本《圣经》,关照电报局职员接着发,等他摘出下一个电报为止。
目的当然是要占住发报的电路。
《每日新闻》慢了一步,只能干着急。
今天,科技发展使新闻的采访和发布与过去有了很大的不同,但是记者的机智、应变能力为其在采访时赢得主动这一点仍然没有变。
唯有善于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在非正常情况下,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才能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胜出。
七、熟悉情况和专门知识
对采访领域的熟悉程度和必要的专门知识储备,对记者能否抓住机会、报道独家新闻,有着重要意义。
1973年9月11日,新华社驻圣地亚哥分社向总社发出“智利今天凌晨发生军事政变”
的快讯。
在军方占领国际电信局,中断智利与国外的通讯之前抢发了3条政变的消息。
更难得的是早在几天前,分社就向总社发出了“智利可能在下周发生政变”
的独家新闻。
这一准确判断完全基于记者对智利情况的熟悉。
其对智利总统面临的问题、反对派的想法、军方的打算、外部势力的幕后活动以及国际局势的大背景等都有比较清楚的了解。
这些知识使其在他人之前对形势作出了准确的判断,进而有了抓住独家新闻的先决条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