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央银行将坚持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和人民币汇率稳定,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以促进国民经济在结构调整中保持适度快速增长。
美联社报道的导语则简单明了。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今天说,为了战胜亚洲金融危机,中国将增加投资,放宽对银行的限制并整顿金融秩序。
美联社用“增加投资,放宽对银行的限制并整顿金融秩序”
这样通俗的话,大多数读者都可以看懂和理解。
而中国国内的报道中的“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
“适度快速增长”
,使读者读起来感到费劲。
第二则为原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吴晓灵有关人民币贬值问题答记者问,中国国内某媒体的报道内容如下。
吴晓灵强调,人民币不贬值不是政治承诺,是中国的基本经济层面所决定的。
当前,我国国内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双顺差,此外还有14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另一方面,人民币贬值弊大于利。
贬值或许对出口有利,但会恶化一国的贸易条件,使进口工业品和技术变得昂贵。
贬值还会动摇人们对经济和货币的信心。
中国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广阔,这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基础。
因此,不能靠贬值扩大外需,带动经济发展。
再来看法新社的报道。
在招待会简短的开场白上,吴女士在重申人民币不贬值的承诺的同时,也指出在这个问题上人们有一些“评论和心理压力”
。
她指出,中国有14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外加中国人个人手中的800亿美元,“我们为什么要贬值呢?”
但她也承认,“谁也无法预言一种货币会不会贬值”
。
中国国内媒体报道“贬值或许对出口有利,但会恶化一国的贸易条件,使进口工业品和技术变得昂贵”
。
何为“贸易条件”
?它是指一个国家的出口与进口商品价格之比,若不加解释,一般读者恐怕会感到困惑。
而法新社没有用“基本经济层面”
或“贸易条件”
之类生硬的术语,而是用普普通通的一句话:“中国有1400亿美元储备,外加中国人个人手中的800亿美元,‘我们为什么要贬值呢?’”
简单明了。
(二)把经济新闻与百姓生活结合起来,使普通百姓感兴趣
一条钢铁价格上涨的新闻,除了业内人士和经济专家,一般读者不会太关心。
记者大都也就事论事地报道它上涨了几个百分点,对市场有什么影响就了事了。
但美国芝加哥《每日新闻》报记者罗伯特·赖文却用大量事实,揭示了钢铁涨价与普通百姓的关系,把本来很枯燥的报道变成了大众关心的新闻,而且他的写法也很生动。
最近钢铁价格上涨,这将会对你的购买力发生怎样的影响呢?
用来制造30加仑热水器的钢材将涨价21美分——这个消息,是阿姆科钢铁公司透露的。
这家公司是继内地钢铁公司之后第二家宣布其产品涨价的钢铁企业。
阿姆科公司发布的消息还表明:用来制造一台家用煤气炉的钢材将涨价32美分,自动洗碗碟机为16美分,冰箱为28美分,洗衣机上的自动烘干装置为15美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