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追踪事件发展的动态新闻报道方式——连续报道,大量运用在通讯社抢发重大或者突发新闻以及网络媒体对新闻事件的滚动报道中,以显示一种现场感,或者展现新闻事件的发展历程。
这类报道大量采用“倒金字塔”
结构进行写作。
例如,美联社用一条简讯和七条快讯组成的连续报道,报道了著名的“慕尼黑阴谋”
。
【美联社柏林1938年9月16日电】题:希特勒吞并苏台德地区
阿道夫·希特勒已正式要求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归入德国版图,并要求捷克斯洛伐克修改外交政策,使之与德国的外交政策保持一致。
此消息是一位亲自与总理府高级官员交谈过的人士提供的,这位官员眼下在贝希特斯加登,在那里,希特勒昨天接见了大英帝国首相张伯伦一行。
这位人士说,希特勒还提出了一个要求,即在苏台德地区并入德国领土以后,那个共和国(即捷克)必须在经济上把自己纳入德国轨道,至少不妨碍德国实现自己的经济目标。
这位人士还说,希特勒根本不把苏台德地区并入德国当成一回事儿。
希特勒认为,剩下的事情只是通过什么程序把苏台德区合并到德国,甚至无须为此打一仗。
【美联社布拉格1938年9月21日电】急电:宣传部今晚非正式宣布,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决定接受英、法作出的安排,满足希特勒的和平条款。
【美联社布拉格1938年9月21日电】急电:宣传部一位官员今晚6时15分证实,捷克政府决定向英、法施与捷克的压力屈服。
今天下午,英、法使团接到了捷克政府决定屈服的照会。
【美联社布拉格1938年9月26日电】急电:阿道夫·希特勒今天向全世界宣布,如果捷克斯洛伐克在10月1日之前不把他企图鲸吞的苏台德区正式割让给德国,他将“采取断然行动”
。
他说:“现在该谈实质性问题了。
苏台德区是我在欧洲提出的最后一次领土要求。
对于这个要求,我决不让步。”
【美联社伦敦1938年9月28日电】急电(发电时间:格林威治时间9时46分):张伯伦首相对议会说,希特勒在贝希特斯加登对他说,为了帮助苏台德区的日耳曼人获得独立,希特勒“宁愿冒打世界大战的风险”
,而决不肯“袖手旁观,无所作为。”
【美联社伦敦1938年9月28日电】急电(发电时间:格林威治时间10时24分):张伯伦首相戏剧性地宣布:他本人以及法国总理达拉第、意大利总理墨索里尼将于明天赴慕尼黑同希特勒会谈。
【美联社伦敦1938年9月28日电】急电(发电时间:格林威治时间10时28分):首相说,希特勒同意德国武装力量总动员暂停24小时,以使这次会谈(指慕尼黑会议)得以进行,从而求得避免欧洲大战的方法。
【美联社1938年9月30日电】急电:欧洲四强今日凌晨宣布,“原则上同意”
为维护欧洲和平将苏台德区正式并入德国。
第一条简讯有意匿名消息来源。
从文中看来,消息源明显来自希特勒政权内部,利用这种方式透露不便在台面上端出的一些东西。
随后三条发自布拉格的消息是对第一条消息的回应,即英法屈服,迫使捷克斯洛伐克接受希特勒的条件。
第四条是希特勒得寸进尺,正式要求吞并苏台德区。
第五、六、七条是在希特勒发出战争威胁后,报道伦敦英国议会的讨论情况,因事关重大,同时需要体现会议进程,所以专门列出详细时间。
每年,新华社、人民网、新华网等媒体滚动播报重要会议。
例如“两会”
期间国务院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时,可以看到同样的情形。
有时,一些网站实时播报体育比赛时,也常常会列出详细时间,方便读者了解比赛的进展情况。
3.组合报道
采用“倒金字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