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记者们赶快找地方隐蔽。
我找到一个墙角,蹲着往天上看,只见4架战斗机在上空盘旋,而且越飞越低。
我心里一紧,以为要空袭了。
于是赶紧拨通了分社的电话。
当我再次抬头时,战斗机已经飞远了,而另一架小型飞机由远而近,向市区散发传单。
一些传单飘到陆军司令部门前,上面写着炳政府是唯一合法政府,政变是非法的等标语。
记者们估计,空袭暂时还不太可能。
4月2日的形势变化如此之快,恐怕是政变集团始料不及的。
2日上午,海军和空军两位参谋长在呵叻电台发表讲话,否认参与政变。
接着,四个陆军军区中的第二、三、四军区的司令又在电台发表了反对政变的谈话。
下午,在陆军中颇有影响的前总理一江萨·差玛南乘直升机飞到呵叻,表示不支持政变集团。
整个下午,我都在陆军司令部的门口观察院内的动静。
3点钟以后,司令部院内的一些军官有的交头接耳,有的急匆匆地进出于各办公室,神色有些慌张。
事实上,2日早晨,以炳总理为首的维护国家安全联合指挥部已经发布命令,要求政变部队于这天下午3时前撤回各自驻地,不许抵抗。
在这个时限前撤回的部队将来可以从宽处理,这对政变者及盲从者起了很大的攻心作用。
这段时间,守候在陆军司令部门前的我,几乎得不到什么确切的消息,有关的消息都是泰国记者通过收听电台得知,然后转告给我的。
虽然如此,我还必须坚守岗位,因为政变的指挥部在这里。
夜幕已经降临,记者们都没有离开。
当时,我和其他记者预感可能发生突变,但又说不清究竟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我一面注视着陆军司令部院内的动静;一面寻找可供隐蔽的地点,以便一旦双方交火,可以有个藏身之处。
结果整夜都是静悄悄的,似乎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后来,我才知道,当天晚上政变集团的领导成员、原警察总监蒙猜借口回家洗澡,从曼谷投奔呵叻。
此后不久,炳总理指挥的部队悄悄地包围了政变指挥部。
讪·集巴滴马上将乘着夜色逃出了陆军司令部。
另外两名政变骨干在曼谷市内视察政变部队时被捕。
4月3日上午9时40分,炳总理领导的政府军不流血地占领了曼谷。
一场政变就此平息了。
上面是关于一次政变采访的全景式回忆文章,从中可以看到驻外记者如何获得线索、怎样追踪事态发展的大致流程。
这次采访可以说是有惊无险——记者虽然已作好双方交火的准备,但政变被不流血地平息了。
安全,是进行这类采访所冒的头号风险。
泰国政变素以“平和”
著称,但即便如此,记者所冒的风险也是相当大的。
(二)政变的预测性报道
政变事前往往有相当多的征兆。
事前能否预闻新闻线索、事发后可否深入跟进,对记者与媒体平时消息网的建设水平是一大检验。
某些特别出色的专家学者,也可能在政变发生前就从蛛丝马迹或特殊渠道预知、预测到事变信息。
追踪他们的研究成果,与他们保持密切联络,是媒体和记者培养消息源、抢发新闻的基础所在。
预测报道十分考验记者拿捏问题的分寸——既要摆明理据,又要保持一定的模糊度,不能把话说得太满太死。
下面是路透社报道美国专家预测戈尔巴乔夫将被推翻的新闻,其中有很多值得学习的技巧,尤其是如何交叉运用多位专家的话说明预测的理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