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同样,采访对象也可能因为记者的无知而不愿意和记者多谈,甚至不接受记者的采访,因此文化记者的知识积累尤为重要。
(三)采访态度
文化新闻的采访对象中文化名人、明星居多,有许多是博学的大师或万人崇拜的“大人物”
,当然,其中也不乏记者的偶像。
但采访时记者的身份不是歌迷、影迷、追星族,而是代表新闻机构和公众向他们提出问题的人。
记者应该向他们提出公众关心的问题,包括有礼貌地提出些比较尖锐的问题,不应该因为他们是名人而不敢提出尖锐问题。
当然,记者同样要注意谦逊,不要以“无冕之王”
自居,不尊重他人。
(四)信息网和朋友圈
文化名人一般都比较繁忙,采访他们不易,尤其是初到一个国家,很难与他们立即建立联系。
但有经验的记者初到一地首先去参加当地的一些文化活动,参加艺术家们的聚会,在有意无意的交谈中获取信息和线索,并结交朋友。
朋友可以是出版商、经纪人、画廊老板这些与文化活动有密切联系的人,也可以是普通人,他们也可能与某些文化名人有这样那样的联系。
朋友是记者的新闻信息源,广交朋友是记者获得新闻线索的第一步。
三、文化新闻的写作
通过采访掌握丰富的新闻素材,可以为写好文化新闻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要使文章有品位,“有读头”
,记者还需在写作方面下大工夫。
文化新闻多以文化艺术类的事件或人物为报道对象,与一般新闻相比,更具有“文”
的色彩,按理说容易写得生动而富于情趣。
但由于文化的内涵既广泛又深刻,而新闻大多是“急就章”
,在较短的篇幅内将之充分表现出来,这便十分考验写作者的功力了。
此外,随着文化程度和欣赏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新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增加了文化新闻的写作难度。
这一点可以从各类优秀新闻评选活动中找到证据:文化新闻得奖作品较其他作品要少。
然而,尽管文化新闻写作难度相对较大,但认真研究一些优秀作品,还是能从中总结出一些规律的。
(一)生动的笔触
文化新闻除了传递信息之外,还应该给人以美感,给人以教益。
要使文化新闻具有更多“文”
的色彩,可以采用更多的文学笔调,这些可以表现在细节描写、情感描写中。
不过要注意的是,文化新闻毕竟还是新闻,细节与情感须源于真实,绝不能凭空想象,这又区别于文学创作。
下面这篇介绍“米老鼠”
形象诞生75周年的稿件,就以拟人化的手法介绍了米老鼠:报道从它的“身世”
写起,到它的成名以及为它成长作出贡献的人们,语言生动,让读者在轻松愉快中了解了米老鼠的“成长”
过程。
【法新社美国洛杉矶11月16日电】题:好莱坞不落俗套的明星米老鼠即将年满75岁
米老鼠,这只建立了庞大商业帝国的小老鼠11月18日年满75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