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一)首日讣闻与次日讣闻
虽然讣闻形式多样,但大致可分为首日讣闻和次日讣闻两类。
它们的格式大同小异,不同的是导语侧重点。
首日讣闻将首日发生的事作为导语,包括死者的姓名、身份、时间、地点、死因,如“医生和政府官员说,瑞典外交大臣安娜·林德在一家高档商店购物时遇刺,身上多处受伤,已于今晨死亡”
;次日讣闻的导语,则以追悼会或其他悼亡活动为导语。
(二)写作讣闻讣闻一般需提供如下信息。
第一,死者的姓名、年龄、职业和其他身份。
第二,死亡的时间、地点和原因(患病或抢救持续时间)。
第三,葬礼与出殡计划。
第四,杰出成就、不凡经历或轶闻趣事。
第五,死者之死对社会的影响。
(三)如何跳出公式化套路
如果记者只是简单地把上述内容一一罗列,那么讣闻最容易写成公式化新闻,如“著名××家×××,因××病医治无效,今天在××地去世,享年××岁”
。
在现实中,这样的讣闻屡见不鲜。
要跳出公式化套路,在报道中,记者应着重从注重细节和运用多种新闻手法入手。
1.避免公式化套路应注意的细节[1]
为避免陷入公式化套路,《费城每日新闻》著名的讣闻记者吉姆·尼克尔森建议写讣闻时注意这些细节:
第一,外貌描述(体重、身高、头发颜色和发型)。
第二,服饰(最喜欢穿的衣服的类型和喜欢的服装品牌)。
第三,职业(从事的时间,以前从事的其他职业,主要成就)。
第四,讲话方式(说话语气、手势、笑容、眼睛跟别人交流的方式、最喜欢的俗语和谚语)。
第五,气质。
第六,习惯。
第七,现场引人注目的标志性的东西。
第八,天气光线。
第九,历史记录。
2.运用多种新闻手法要跳出公式化套路,记者还需要运用一切能用的新闻手法来再现死者风貌,概括起来有这么几条建议。
(1)写好导语
悼亡报道一般要在导语中交代与死亡有关的基本情况,但也不一定那么刻板。
美联社为美国总统麦金利去世写的讣闻的导语就是如此。
【美联社纽约1901年9月15日电】昨天,威廉·麦金利以微弱的声音说出他最喜爱的圣歌的歌词:“上帝,我离你越来越近了”
,之后便昏迷了过去,于今晨在纽约州的布法罗去世。
9天前,他被一暗杀者的子弹击中。
(2)精心布局
讣闻要为读者勾勒出死者一生的概况,但不应是例行公事地写出死者的履历,而应该写出死者一生最重要的经历和成就,这是最常见的讣闻写作方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